4月27日,红山区法院推出执行新举措,在《赤峰日报》、《红山晚报》等本地区主流媒体的显著位置对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598名失信被执行人予以曝光,市区内繁华路段、红山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等地的LED大屏幕不间断滚动播出,红山区法院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平台亦同期发布。
“老赖黑名单”公布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短短的二十几天时间里,共执结各类案件126件,为申请人执行回欠款600余万元,有4名被执行人慑于惩戒威力主动履行了还款义务,另有21件案件的被执行人正在主动履行之中。期间,有2名在外地的被执行人因禁乘飞机和高铁而被迫乘坐普通火车硬座返程,有5名被执行人因登记星级酒店住宿启动了“预警”系统而被“当场拿下”并予以司法拘留,有4家法人单位和17名自然人主体在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申请办理贷款时受阻,经联动系统提示,依法冻结9名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120余万元。截至目前,已有52人全部履行了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且承认错误被从“黑名单”中删除。
近年来,法院受理的案件总量逐年增多,由于不诚信被执行人增多,民商事案件执行难度不断变大,其中恶意转移财产、拒不如实申报财产或外出逃避债务不接受法院传唤等现象也大量出现,不仅严重损害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也在社会上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红山区法院分管执行工作的副院长胡大勇指出,选择在主流媒体和人口流动量较大的公共场所的LED显示屏上,以图文和音频的形式对被执行人的人物头像、身份信息及欠债情况进行全天候曝光,在社会上营造出一种强化执行的高压严管氛围,将他们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引导群众提供执行线索,让其无处遁形。部分“老赖”担心被曝光或者已经曝光的担心扩大影响面,主动前来法院履行了义务。
“公布老赖名单的目的就是加强对不诚信人员社会信誉的打击,使其在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中寸步难行,同时也提醒社会公众警惕与这些人员发生经济往来,自觉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红山区法院执行局负责人齐景文说。
据悉,为进一步加大惩戒力度,红山区法院将把不定期曝光“老赖”名单作为今后执行工作的新常态,以应对困扰法院多年的“执行难”问题,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通讯员赵颜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