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街头蹦极床暗藏“伤”机令人忧
内蒙古新闻网  15-05-25 09:53 打印本页 来源: 红山晚报  
 

  “这样的娱乐设施太危险了,一旦出了事,岂不后悔死!”5月20日,有市民向本报反映,位于新城全宁街道办事处前广场内的儿童蹦极床暗藏“伤”机,堂而皇之摆在广场内,招揽生意,无人监管。

  5月20日下午5时许,记者在新城全宁街道办事处西南角看到,三个简易的蹦极床依次排开,三张蹦床上面都有年龄10岁左右的孩子在弹跳,陪同来的大人则在旁边忙着拍照,留下孩子嬉戏时的精彩瞬间。记者在现场注意到,蹦极床的结构主要由钢管架、橡胶绳带组成,下方是一个约2平方米大小的“床”,中间是一张弹力布,“床”两侧高高竖起的钢管上,连接上具有弹力的橡胶绳,橡胶绳的另一端与用以固定游戏者腰部、腿部等部分的绑带相连。该游乐设施的四周并没有其他安全保护装置,更没有专业人员在蹦床边上“护驾”。记者发现,参与游乐项目的孩子除了在腿上、腰腹部之间绑上一个安全“背带”外,孩子还会双手抓住左右两边的橡皮绳索,通过踩蹬弹力床的动作,让身体上下弹跳。现场一家长告诉记者,该游乐项目每人收费为10元,时间是15分钟,很受孩子们欢迎。广场上一位家长向记者介绍,这个游乐设施太不安全了,就几根绳拴着,两根钢管支撑着,孩子在上面弹跳的速度非常快,一旦发生危险,孩子摔着个好歹,谁来负责?有关部门应该过来管管。

  21日上午,记者将此事向赤峰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反映。事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的工作人员向记者反馈信息,接到记者反映后,他们立刻到现场进行调查,但并未发现记者反映的蹦极床。工作人员表示,蹦极床的经营者会选择在孩子放学时出来招揽生意,计划在当日下午再到实地查看,调查此事。(记者朱旭东)

[责任编辑 魏莉 ]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安代舞进校园 非遗文化有传承
墒情良好 备耕扎实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