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赤峰红山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纪实:跑出“加速度”
内蒙古新闻网  15-05-29 10:09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想吃美食,足不出户敲击键盘,便可坐等快递上门;想在市区娱乐休闲,万达、维多利商场内各种知名品牌应有尽有;想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拿起手机,机票、宾馆、景区门票即刻预订……现代服务业发展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在红山物流园区,赤峰金融物流港一期已投入运营。在这里,物流港内的客户可用流动中的货物进行抵押贷款,有效缓解融资难题;与传统物流相比,物流港的甩挂运输服务使得运货时间大大缩短。该物流港目前已是中国外运在蒙东的重要物流节点,也是内蒙古辐射蒙东、冀北、辽西和京津及环渤海地区的高端物流示范基地。距离该物流港不远的赤峰保税物流中心,集进口保税、出口退税、转口贸易、国际物流配送等功能于一身。300-500公里的保税物流辐射半径,为我市乃至蒙东、冀北、辽西地区架起了一条通往世界各国的物流与经济贸易桥梁。今年,中心还将拓展国际邮件分拣、跨境电子商务、保税商品展示等功能,届时将进一步增强我市及周边地区加工贸易制造业和国际物流分拨能力,带动加工贸易行业集聚升级,打造辐射蒙东冀北辽西的国际贸易中转站。

  近年来,红山区“一轴多点、两区两带”的商贸业格局正在加快构建,龙腾国际广场开工建设,万悦城市广场主体封顶,航宇商务大厦、万达购物中心、蒙东绒毛城全面开业,金融物流港、云计算孵化园、红山文化旅游商贸城、道谷南山生态旅游商务区分期运营。仅2014年,红山物流园区就实现交易额330亿元、税收8.5亿元,南部服务业区实现销售额16亿元、税收4500万元。

  今年一季度,红山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05亿元,增长7.9%,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2.6%,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6.2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已撑起红山区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并成为新常态下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动力。

  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李晓颖在红山区园林路经营了一家餐厅,年初以来,通过开通手机APP团购软件,餐厅的订单量每天增加50余份。她说,这样的经营业绩要归功于“互联网+”。主动拥抱“互联网+”时代,是传统服务业变革挖潜的必然选择,也是该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新路径。

  在国家首批、自治区唯一的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赤峰电商园区内建设的蒙东地区最先进的信息软件平台,可为企业客户管理、资源调度、产品交易、人才信息管理等提供诸多便利。而云计算技术在为传统产业应用信息化技术加快发展提供新契机的同时,也催生了电子商务新模式。

  中国绿色草原产品调度中心利用云计算平台、产品溯源跟踪平台,最大程度整合了牧民、畜牧养殖单位、加工企业、物流运输机构等资源,使赤峰草原绿色产品成为全国草原绿色产品标准,引领中国草原畜牧产业的发展。赤峰商贸城则是以B2B和供应链系统为基础、以云计算智能化电子信息平台为支撑、以千家实体企业为依托开展实体电子商务,成为集电子商务、第三方仓储、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结算于一体的全功能现代物流综合体。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立足赤峰丰富的农副产品等现货市场优势资源,将赤峰地区特产的绿豆、小米、高粱、荞麦、葵花作为主要交易品种,面向全国贸易商开展大宗特色商品电子商务业务,目前开户交易商已达30000多户。

  传统服务业变革挖潜,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新常态下,现代服务业的强势增长及其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为该区换挡不失速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该区针对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的趋势,综合运用保税物流中心、云计算中心平台、区域性物流网络、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和求进求新的企业家队伍五大驱动要素,推动国内与国外、实体与网上两类市场互联互通,在蒙东地区率先实现了转型升级。

  吸纳就业的“蓄水池”

  在红山区蒙东云计算创业孵化园内,充满活力的“创业梦”在升腾。二楼苗圃里,网站、电脑软件、商务平台等十几个创业项目正在孵化中。在这里,不仅孵化中的创业项目能够利用发展平台,很多已经孵化成功正在茁壮成长的公司,也享受着该孵化园的扶持。赤峰维深科技有限公司自2014年成立,当年营业额就达到200万元。从2011年投入使用以来,该孵化园已累计孵化各类项目100多个,创造各类就业岗位800多个。

  除此之外,天丰商贸城、航宇商务大厦、万悦城市广场、万达广场这些已经或即将投入运营的商贸项目,在提升群众的消费体验、推动业态升级步伐的同时,也拓宽了新增就业的渠道。随着道谷南山生态旅游商务区、红山文化旅游商贸城、红山文化旅游体验园、食尚天街等项目推进,该区依托赤峰旅游综合服务管理中心,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开拓特色旅游产品,着力吸引京津冀旅游人口。文化旅游产业成为了带动就业新的增长点。目前,该区旅游业从业人员已达2.5万人。

  记者在红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2014年,红山区新增城镇就业人口9266人,其中第三产业就业人口6435人,占总数的69.4%,现代服务业已成为该区带动创业扩大就业的“蓄水池”。(驻站记者陈伟)

[责任编辑 魏莉 ]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安代舞进校园 非遗文化有传承
足球宝贝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