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乌海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激扬巾帼之志 再创时代辉煌
内蒙古新闻网  15-05-29 11:39 打印本页 来源: 乌海日报  
 

  激扬巾帼之志 再创时代辉煌

  ——全市妇女工作综述

  岁月流金,巾帼争辉。过去的六年,在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稳步发展中,我市妇女工作走过了一个不平凡的时期。这六年,是全市广大妇女奋力拼搏、锐意进取,在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六年,也是各级妇女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现妇女工作新跨越、谱写妇女事业新篇章的六年。 彰显巾帼之美,唱响巾帼之歌。过去的六年里,我市妇联组织先后荣获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创先争优先进集体、第二届“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贡献奖”、自治区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家政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政策扶持助力妇女建功立业

  六年来,我市积极贯彻落实妇女发展纲要,将妇女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先后出台了《加快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按标施保工作进一步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意见》《乌海市生育保险实施办法》等几十项惠及妇女儿童的政策,并实施了一批惠及妇女儿童的民生项目,使妇女儿童真切感受了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凭借各项惠民政策,全市各级妇联组织紧抓各类载体活动,从政策、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为妇女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使妇女事业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春风送岗位”、“巾帼家政服务工程”、女大学生创业导师行动、“创业名师带高徒”、“巾帼素质提升工程”、“巾帼文明岗”、“巾帼示范村”等品牌活动的深化,为全市妇女创造出展现风采、大显身手的机会;妇女小额贷款项目的拓展,以培训服务+贷款服务+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帮助556名妇女争取到小额贷款6964万元,直接带动就业3672人。 市妇联还充分发挥“巾帼文明岗”的作用,通过岗位竞赛、技能比武,使越来越多的妇女成为业务骨干、技术能手和行业标兵,成为激励全市妇女建功立业、引领行业文明的新标杆。

  立足职能保障妇女儿童权益

  六年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心系妇女儿童,通过完善自身组织建设,借势借力,努力为妇女儿童群体办实事、办好事,为妇女儿童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保障合法权益撑起了一片蓝天。

  全市各级妇联组织集中利用“三·八”维权周、法制宣传月、“6·26”国际禁毒日等,广泛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反家暴知识,全面增强妇女的法治意识;与相关部门合作,建立妇女儿童维权组织88个、妇女维权中心3个、妇女儿童维权站20个、妇女庇护所6个、法律援助机构1个、110家庭暴力报警投诉站28个,构筑起咨询服务、援助、审判“一条龙”的维权体系,有力维护了妇女合法权益。

  市妇联还建立3个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将88个社区全部纳入其范围,形成了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网络全覆盖。六年来,3个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共接待来信来访434件次,办结率达100%,与2009年的867件相比,信访量下降近50%。

  让困难妇女儿童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是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六年来,市妇联先后引进“母亲水窖”“三八绿色工程”等公益项目资金40万元,支持贫困地区3500名群众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条件,并争取到两台母亲健康快车投放到基层妇幼医院,增强了卫生医疗单位的诊疗水平。市妇联还与民政部门联合制订了全市妇女儿童大病救助实施方案,共帮助119名大病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救助。 同时,市妇联通过开展“母亲邮包”“春蕾计划”“爱心妈妈温馨家园”等各类帮扶救助活动,筹集社会帮扶资金70余万元,为1000多名贫困妇女儿童提供了救助,并为600多名贫困妇女、残疾妇女、空巢老人家庭提供免费家政服务,使每一位困难人员都真切感受到政府送去的温暖。

  强基固本 延伸手臂创新组织

  六年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注重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妇女儿童的能力。目前,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妇联组织组建率达100%,88个社区(村)全部建立了妇女之家,创建自治区级妇女之家示范点6个、市级妇女之家示范点20个,其宣传教育、维权服务、扶持创业、关爱帮扶等功能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凝聚妇女、引导妇女、服务妇女的“温暖之家”。而且,市妇联还组建巾帼志愿者服务队伍129支,近5000名志愿者活跃在基层,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传递人间真情。

  为确保妇女儿童工作卓有成效开展,市妇联加大了对妇女干部的培训力度,累计举办妇联干部培训班30余期,培训妇联干部1500人次,妇联干部队伍逐渐优化,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全市各级妇联组织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深入开展“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活动,主动向妇女问需、向基层问计,打造出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妇联队伍。特别是覆盖全市社区的“妇女之家”,已成为妇联组织服务妇女儿童的响亮品牌和重要阵地。 六载奋斗写辉煌,六载汗水谱华章。在今后五年时间里,全市各级妇联将牢牢把握妇女工作的时代主题,引导动员广大妇女凝心聚力,在实现美好梦想的征程中,激扬巾帼之志,奉献巾帼之力,彰显巾帼之美,唱响巾帼之歌。

[责任编辑 张睿 ]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安代舞进校园 非遗文化有传承
足球宝贝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