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里的幸福指数在飙升
——土右旗构建服务型城镇社区党组织纪实
近年来,包头市土右旗全面推行城镇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构建服务型城镇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社区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带领居委会、服务站和居民党员群众等各方力量,集中解决群众所想所需所盼,一大批民生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接通了天然气,居民的气儿顺了
“住进来都7年了,一直用煤气罐、电器烧水做饭,费用高,不方便。现在好了,接通了天然气,我们的‘气’终于顺了!”华科小区通气当天,居民耿宝亭激动地说。
华科小区位于土右旗城区东南角,是全旗最后一个通天然气的小区,改造天然气的遗留问题已经困扰小区居民多年。2014年,团结社区党委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四五六”工作法,将解决华科小区天然气的问题列为重点好事实事项目予以办理。社区党委动员并集中居委会和服务站干部、有名望的退休老干部和居民代表等各方力量,多次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小区开发商及供气企业,同时深入居民家中进行沟通,仅用了4个多月时间,通过政府匹配、开发商支持、社会赞助、居民自筹等多种筹资方式,把多年来各说各有理、互不情愿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不知这一项。后炭、柴火、东胜等8个社区位于旧城区,小街巷大多存在泥泞不平、黄尘飞扬、污水横流等问题,社区党委通过多种渠道,多次联名向上级反映和提议办理,最终镇旗两级党委、政府分别将小街巷整治工程列入了为民兴办的好事实事项目。2012年以来,投资1721万元,硬化、美化、亮化小街巷90条、25公里。
建设服务型社区党组织以来,土右旗11个社区党委充分征集民意,共为居民兴办涉及小街巷整治、环境治理、水电等基础设施及物业管理、居家养老、帮困带富等方面的好事实事项目163个,覆盖居民3.3万户8.5万人,直接受益居民达1.8万户4.6万人。
“社区成了我们扎堆红火的地方”
“社区就是居民党员的家,没有活动场所咋行!现在呀,社区成为我们扎堆红火的地方,外面跳广场舞健身,里面有的看书、有的享受日间照料……笑声连连,其乐融融!”回民社区居民杨华高兴地说。
2012年以前,各社区没有固定的活动经费,工作人员平均6个,月工资平均930元,办公面积都在200平方米以下,社区服务功能与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期盼极不适应。萨拉齐镇党委书记郭茂介绍说,自2012年推行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后,旗镇两级先后投入2100多万元,采取自建、整合、开发商无偿提供、腾退机关用房调剂等多种方式,对场所进行了扩建、装修及规范化建设。同时,社区办公活动经费达到20万元以上,社区干部数平均达到11人,报酬待遇也平均达到2300元,切实提升了为居民服务的硬实力。
如今,土右旗社区已全部达到300平方米以上场所,其中800平方米以上高标准场所就有8个。各社区党委结合实际和居民需求,精心设计场所布局,目前均按照“一厅两站四室”的模式设置,一站式服务大厅、文化活动站、卫生服务站、警务室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居民活动室占到整体场所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共有党员活动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家长学校等各类活动室120多个。
“近年来,我们不断夯实了以场所、队伍、经费为主的基层基础,搭建了有效的便民服务载体。只有这样,社区党建才有底气和活力,居民群众才能认可我们的工作。”旗委常委、组织部长赵铮说。
老党员又找到组织了
“自从成立社区党委,选优配强党组织班子以后,社区活动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我们这些老党员又找到组织了,大家打心眼儿里高兴。”农林街社区退休党员张守义激动地说。
建设服务型社区党组织以来,土右旗各城镇社区党委着力健全完善规章制度,扎实开展以红色教育、传统节庆、文体娱乐、文明创建等4类活动为主的社区党建文化活动,形成了“年年有载体、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制度机制和良好氛围,极大调动了居民的积极性,营造了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以来,土右旗的社区党委先后开展各类活动324项,居民累计参与3.9万人次。仅2014年举办的全旗“社区党建推进月”活动中,就开展活动40余项。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服务活动开展以来,全旗2800余名在职党员按照社区党委的活动安排,共为居民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6次,办理好事实事219件。在引进社会组织服务中,引领组建广场舞、书法文艺、腰鼓、特色志愿服务队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团体80余个。
土右旗委书记王章说,“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之所急、办居民之所需,是建设服务型社区党组织的关键。近两年,我们通过办好社区居民群众关注的好事实事,为加强服务型社区党组织建设、创建幸福社区奠定了坚实基础。”(记者吕学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