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住的是宽敞明亮的砖瓦房,走的是硬化的水泥路,这边是新建的村民文化活动室、卫生室、便民超市,再有两个月就能投入使用了,功能全着哪!……”说起“十个全覆盖”,何家地村村支书如数家珍。
今年,察右后旗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整合项目和资金,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全面攻坚,力争全旗86个嘎查村各项工程覆盖率在70%以上,确保到2016年全面完成“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任务。全旗确定了示范村5个、达标村143个,采取“新建、维修、转移及置换”的办法,争取实施危房改造4000户以上;硬化街巷145.5公里;通过实施自来水、打庭院筒井工程,解决17437人饮水安全问题;实施电网升级改造7250户,解决新建村、互助幸福院的用电问题;户户通459套;新建文化活动室34个;建设标准化卫生室17个;改扩建便民超市30处;常住人口社会保障,将对各类应保障人员做到应保尽保,按要求做好提标工作。同时,将“十个全覆盖”工程与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产业发展、扶贫攻坚、嘎查村“两委”换届和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确保工程统筹建设到位。
为扎实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深入实施,该旗坚持分类指导,优先对基础条件相近、产业发展相似、自然地域相连的嘎查村进行统一规划、区域推进、分类施策。提出以“一轴三线四区”为重点的工作思路,“一轴三线”是从交通区位的角度而言的,一轴是指纵贯该旗全境的二广高速、208国道两条路。三线是指横穿全旗东西的三条主要公路,即乌科线、呼满省际大通道、白科线及集科四胜线三条公路。“四区”是从自然功能区划的角度来说的,将全旗分为生态保护区、种植产业区、畜牧业养殖产业区和工矿商贸区四个功能区。除生态保护区实行自然生态修复、整村搬迁不再建设外,其他功能区着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工矿生产和流通商贸业等产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实现产业相互带动、城乡相互促进,壮大区域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生态得到有序保护的目标。
全旗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在探索中建立了“5+5+4”工作模式。即“五项统一”、“五种类型”、“四个整合”,充分整合各级财力,发挥各级职能部门的作用,调动基层干部和社会各界的能动性、主动性、积极性,实现政策和资金的效益最大化。与此同时,为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旗“十个全覆盖”工程领导小组建立了督查工作机制,制定完善了工程调度、工作通报和例会制度,建立“周报告、旬调度、月通报”制度,及时掌握全旗“十个全覆盖”工程进展情况,不定期印发情况通报。由旗委办政研室牵头,先后开展重点工作督查、职能部门分片督查、专项督查等多种形式的督促检查,确保责任、政策、资金、工作落实“四到位”。
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过程中,该旗注重“十个全覆盖”与产业支撑同步推进,把培育主导产业作为发展根本,采取一手抓“十个全覆盖”,一手抓主导产业发展,围绕形成的两条种植片带和四个养殖区域,立足农牧业主导产业,突出区域化布局特点,把农牧业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建设作为发展方向,加快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化升级,使现代农牧业生产有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做到了生活条件得以明显改善、生产水平得以明显提高。
把管理提到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提前谋划后续管理办法,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制度,通过制度来维护管理“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建设成果。公共设施管理方面,明确人员、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强化监管,确保及时维护、长久运行;村容村貌管理方面,制定出台了环境管理卫生制度和卫生费的管理与使用办法,专门成立了环境卫生管理组织机构,设立村庄管护队和环境卫生管理办公室,真正做到管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精神文明创建方面,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评比创建活动,积极倡导村风民俗新风尚、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通讯员白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