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网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网评】朋友圈“私房菜” 期待多点宽容
内蒙古新闻网  15-06-03 11:31 打印本页 来源: 广州日报  
 

  “私家秘制豆干,自家做的特色小吃,现做现卖,今天还有少量现货,懂吃的吃货快来买,数量不多,不一定天天有”。你看过这种朋友圈“私房菜”广告吗?很多网友觉得这种方式挺新潮,坐在家里就能吃到不同美食。然而,也有人对朋友“私房菜”诸多问题心生忧虑,吁求监管的呼声日高。

  人们对朋友圈“私房菜”的担忧,集中在几个方面:产品原材料优劣无法溯源、流通环节存在污染风险、未经工商卫生等注册登记、行政难以监管、消费者维权困难等。如果说,“私房菜”大范围地对陌生人开放,确实存在上面这些风险,但是,朋友圈“私房菜”是一种面对熟人的新型销售方式,与传统开门做生意方式意趣殊异,不妨多些宽容。

  与微博、论坛等传统社交网络的陌生人社会不同,微信朋友圈有熟人社会特征。多数人的朋友圈,圈中多数是朋友,至少朋友的朋友,纯粹陌生人并不是很多。微信朋友圈熟人社会或者准熟人社会之特色,对“私房菜”经营模式的影响偏于正面。对经营者来说,“私房菜”做出来是给“朋友”品尝的,即使不是免费,至少也不能“一切向钱看”,以次充好骗朋友。无论出于朋友情谊,还是自身声誉与利益,朋友圈“私房菜”经营者都会比传统小食店更加用心,更注重食物品质。一位在朋友圈“私房菜”的经营者说,“因为买的人都是通过朋友圈知道的,大多是很熟的朋友,所以一定要保障食品安全。否则,他们吃坏了肚子,我不但失去了客户资源,连朋友也做不成了”,此话不假。

  这边厢,对热衷于“私人订制”的消费者来说,如果朋友圈里的“私房菜”都不安全,谁能保证外面小食店或餐馆的食品更安全?别的不说,就干净程度而言,因朋友圈“私房菜”给朋友吃,又因为量不大,食材恐怕都会多洗几次。退一步,同样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食客合法权益受损,或许经营“私房菜”的朋友会更负责任一些。当然,碍于朋友面子不便追究,那又是另一回事。

  替朋友圈“私房菜”辩护,并不意味着它不需要监管,任其野蛮生长,毕竟餐饮是一个关乎人民健康乃至安全的特殊行业,适度管理还是十分必要。问题在于,怎么管才能为其创设一个健康成长空间,而不是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互联网+”传统产业过程,都面临着一个社会实践走在法律法规、行政管理前面的问题,需要后者作出适当调适,朋友圈“私房菜”也不例外。(连海平)

[责任编辑 安华祎 ]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安代舞进校园 非遗文化有传承
足球宝贝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