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初设施蔬菜种植面积不足5000亩、蔬菜产量仅有5万吨,到如今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将近13万亩、总产量达到35.6万吨;从地产菜供应量不足10%,到如今地产菜占本地消费比率接近60%;从默默无闻,到如今拥有自己的果蔬品牌。我市的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历经10年的发展,实现了“量”和“质”的双飞跃。首府蔬菜基地建设作为保障民生的一项重要工程,正焕发出勃勃生机,真正把首府市民的菜篮子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发展设施蔬菜增加市场供应
加快蔬菜基地建设,推进蔬菜产业发展,是一项促增收、保民生、谋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市蔬菜消费总人口达330万人,全市蔬菜产品的年消费需求总量在60万吨左右。然而,“十五”期末,我市设施蔬菜种植面积不足5000亩,而且是老结构的日光温室,冬季不能生产果类菜,产量更是降到历史最低,冬季蔬菜90%以上依靠外调。为改变这一现状,保障蔬菜供给,从2006年起我市开始发展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并从东北引进厚墙体高效日光温室大棚,2006至2008年、2012至2014年,掀起了两轮蔬菜基地建设高潮,特别是近三年新建设施蔬菜基地面积达到了9.2万亩,建成17339栋温室蔬菜大棚。目前全市菜田面积已达到20多万亩,其中设施蔬菜基地面积近13万亩。截至2014年底,全市拥有千亩以上连片设施蔬菜基地48个,百亩以上连片基地52个;建成标准化集中育苗中心18个。2014年全市设施蔬菜总产量达到35.6万吨,占本地消费比率的56.8%,蔬菜均价同比下降8%。地产蔬菜在市场的供给率比2011年提高20个百分点。
近日,记者来到赛罕区金河镇根堡村村民高爱伟的蔬菜大棚,大棚内嫩绿的豆角沉甸甸地挂满枝头,正在侍弄蔬菜的高爱伟看着眼前的丰收景象喜不自禁。高爱伟目前有3个蔬菜大棚,作为根堡村“设施蔬菜种植第一人”,他对首府近年来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感触颇深。高爱伟说,2006年根堡村建起23个蔬菜大棚,可当时,祖祖辈辈习惯于种植大田作物的村民却持观望态度,没人愿意种菜。最后村委会干部只好硬拉着村里的亲戚朋友带头种植蔬菜大棚,就这样高爱伟“被迫”种植了两个蔬菜大棚。当时根堡村23个蔬菜大棚只种一种菜——尖椒,没想到当年就效益可观,种蔬菜比种大田玉米强多了。之后,根堡村开始建设厚墙体温室大棚,农民由最初的小心翼翼尝试种植蔬菜大棚,发展到如今争先恐后甩开膀子抢着种植;由最初的单一品种种植,发展到如今的普及大众蔬菜、开展特色种植,根堡村的村民基本实现了靠种植大棚蔬菜发家致富的愿望。“我家的3个蔬菜大棚年产量达20万斤,年纯收入10万元不成问题!如今在东瓦窑、美通等几个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圆豆角都产自我们根堡村。”高爱伟一脸自豪地说。
做强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集中表现形式,它能够突破自然气候条件的限制实现四季均衡生产;能够实现优良蔬菜品种选育、节水灌溉、精准施肥、生态循环等各项技术集成应用;能够创造出远高于普通大田作物的经济效益。近两年,我市在温室大棚中主要示范推广“两膜一灌”、秸秆反应堆、水肥一体化、生物菌肥、高垄栽培、CO2施肥和“两板一网”等绿色防控技术,在保证蔬菜品质的同时,单体温室每茬蔬菜亩产水平可达到1.5万斤左右,蔬菜种植实现了越冬生产,反季节蔬菜种植供应,丰富了居民的餐桌。在土左旗昌德和蔬菜种植基地,嫁接茄子从定植到收获一个生产周期能达到12个月,一亩地能产4万斤茄子,亩均纯收入近3万元。该基地种植的小西红柿每棚一茬产量达1万斤,下茬种瓜,亩产也在1万斤以上,一个温室蔬菜大棚的纯利润达5万元。
与此同时,蔬菜基地建设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目前全市直接或间接从事蔬菜生产和经营的农民约有8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10%,蔬菜生产经营产值约6亿元,农民从事设施蔬菜生产每亩收入是传统大田粮食作物的10—20倍,是露地蔬菜的5—7倍。每个高效日光温室种植两茬西红柿、黄瓜等果类菜的产量在2.5—4万斤/亩左右,平均销售收入可达5—8万元,每个种植农户的亩收益利润在1—3万元左右。在部分经营效益好的大型蔬菜基地,受雇佣农民的基本工资、产量任务完成提成和产量超额提成三部分的收入年均最高甚至能达到4.78万元以上。同时,发展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可以因地制宜地有效利用山坡地、中低产田,不与产粮田争地,达到调整区域地区种植结构,提高作物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的目的。
此外,蔬菜基地建设也是发展蔬菜产业的根本保障。从自然、气候、地理、资源、技术、交通等条件上看,我市非常适宜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目前我市在加大蔬菜基地建设、提高蔬菜生产能力和水平的同时,正逐步把首府打造成内蒙古西部地区乃至华北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和集散地,在取得量的扩张后逐渐实现质的转变,推动蔬菜产品的规模化水平和品牌化经营的发展思路,乃至进一步推动全市农牧业形成“乳、肉、薯、菜”齐头并举的产业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