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8日、9日进行了为期3天的高考。相对往年,这期间文明的现象随处可见,少开车、不鸣笛、为高考让行、志愿服务等受到人们的普遍称赞。3天里,有暖人心的事儿,让人倍受鼓舞;也不乏讨人厌的行为,令人有些失落。呼和浩特晚报记者通过实地走访,对这些好的和不好的现象进行了一一记录。
暖心事儿——
市民倡议少开车
今年高考期间,为方便考生出行,不少市民在开考前几天就发出倡议:“高考日,不开车”。还有些市民通过微博、微信等呼吁车主在高考期间“为考生让路”。提议高考期间“尽量少开车或不开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轻高考期间的交通压力;送考车辆的车主可为同社区、邻里或朋友中有参加高考的考生提供顺风车;车辆经过考场周围时不要鸣笛、久留,保证考场周边安静”。
“亲爱的有车一族,6月7、8、9日3天是孩子高考最关键的日子,由于目前修路给交通造成一定的拥堵,希望各位有车一族在这几天能选择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为学子们搭建一条高考绿色通道……”这是市民张先生在微博上发布的一条消息,微博发出后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大家纷纷转播并表示高考期间不会开车出行,更有市民欲义务送考。不少人表示,“这才是最文明的高考!”
市民刘建江说:“我们这些上班的能少开一辆车,就腾出一点空间给这些学生。”刘建江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他所在的公司这两天也会取消公车出行。
“高考期间,我们尽量白天不开车去送货,一般都是晚上把这些货发出去。”市民冯宇说,他上班的地方离家远,少不了要开车,可今年高考为了孩子们,他愿意少开两天车。
市民陈先生则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他在高考期间不开车已经坚持好几年了。“出行是没有开车时那么自由了,但想想这样能便利很多考生,心里还是觉得挺好的。”他说。
采访中多数市民表示,高考期间会尽量少开车,为考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出行环境。市民陈广说:“这个时刻全社会都应该支持他们,考试这几天我能坐公交车肯定会尽量坐公交车的。”
市民为绿丝带车辆让路
今年高考期间,市交管支队共制作了6000条绿丝带,以确保考生安全畅通出行。而在考试的几日里,呼和浩特晚报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市民只要看到系有绿丝带的车辆,都会主动让出位置,让这些车辆先行。
8日10时许,在新华大街上,一辆系有绿丝带的车行至新华大街和昭乌达路交会处,绿灯亮起,该车向前驶去,不少打算穿过马路的行人纷纷站住,为这辆车让路。
8日11时许,在大学西街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学附近,很多车辆的驾驶人看到一辆系有绿丝带的车辆后,为其让开了一条宽阔的路,便于其向前行驶。
这样的行为在高考期间数不胜数,很多市民对这样的行为深表赞同。市民刘女士说:“给绿丝带让路,就是在给考生让路。大家都希望孩子们能够顺利到达考点,不要将时间浪费在路上。这是家长的期盼,也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爱心和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