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公共基础服务业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撑,然而,融资是公共基础服务业建设的一个非常大的难题。铁路建设也是一样,铁路的建设,不论是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还是对人民群众的方便出行方面来说,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加快铁路建设的融资难题,一直在制约着铁路建设快速发展的步伐。
据5月30日《人民日报》02版一篇题为《民资显活力多方可受益》的文章报道,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联合制定的指导意见,决定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又称为PPP模式,推广这一模式对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有什么作用?能否形成政府、社会资本与公共利益的多赢格局?这一指导意见的出台,对公共服务领域的建设融资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而对于铁路等公共服务领域建设资金的这一“短板”能够得以很好的解决。
对于企业或其它社会资本来说,都希望投入就有回报,并且回报的周期越短越好,同时还不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但是社会公共服务项目一般来说都是投资量大,建设周期长,回报慢的项目,距离投资者的期望值比较大。就拿铁路建设来说,每一条铁路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建设周期一般都在一年以上,甚至更长,在铁路开通运营后,由于铁路建设资金体量大的缘故,因而收回成本实现赢利的周期比较长,这在中西部地区尤为突出。大家都知道,在中西部地区建设一条铁路,由于其地理环境及地理条件的原因,一般来说每一条铁路都是长大干线,因而建设周期会更长,再加上铁路开通运营后,运输物资比较单一,因而资金投入的回报会更慢。这次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联合制定的指导意见,会让社会资本获得合理回报,会极大的消除社会资本对投资社会公共服务项目的风险,会形成政府、社会资本与公共利益多赢的格局,这样就会扫清社会公共服务项目融资道路上的障碍,拓展社会公共服务项目的融资渠道,也使铁路建设资金融资难的情况得以改善。
在“十三五”期间,铁路建设仍是我国投资的重点,因而铁路建设的资金需求量会更大,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又称为PPP模式的推出,将会解决铁路建设的融资难题,助力铁路建设步伐的加快。(评论员:冯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