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戈壁滩上筑路人
内蒙古新闻网  15-07-12 17:30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 

  打造标准化精细化工地

  走进内蒙古路桥有限责任G7京新高速临河至白疙瘩(蒙甘界)第八合同段项目工地,映入眼帘的是醒目的欢迎标语,进场施工道路边上的宣传栏、安全牌整齐地排成一列,标准化的驻地办公楼前内蒙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大旗迎风飘扬,“众志成城、创优质工程”的独立文化墙宣誓着建设精品工程的决心,工地上,身穿统一工装、头戴安全帽的施工人员规范地进行现场作业……这一切,都是标准化建设所展现的工地文化。开工伊始,项目部就提出了“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的管理口号,明确了标准化施工在安全生产、工程质量技术管理、文明施工、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管理目标。

  采访中,项目总工宋国林告诉记者,目前工程在保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按期完工。特别是在安全生产方面,项目部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加大力度,保障投入,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项目经理与作业班组共同签约安全生产协议书,分解、落实目标及指标,通过过程检查、考核奖惩等机制促进落实责任。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及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规范作业人员安全行为,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为此,项目部先后组织入场安全教育、特殊工种教育、季节性安全教育防火安全教育等各类教育共计100余人次。

  在工程质量技术管理方面,项目部严格按标准及规范进行工序验收,始终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把好工程质量的事前预控、事中监控、事后控制,严格原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进场关,不断强化过程的质量监控,确保主体工程结构优良。对重要部位和关健节点的施工,技术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全过程指导,落实安全质量交底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将施工过程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中。工序交接验收过程中,必须经过负责人签署合格意见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以此杜绝发生漏项验收而返工重做的事件,保证了工程施工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在项目驻地内蒙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试验检测中心还专门设立了独立的工地实验室,实验工作人员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检测确保工程质量。在实验室的样品存放库内储存了各类钢筋、原状土、水泥、石料等原材料样品。

  据了解,内蒙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G7京新高速公路临河至白疙瘩段(巴彦淖尔境内)第八合同段土建工程,主线起讫桩号为K102+900-K117+300,全长14.4km,其中,路面底基层51.5万m2;基层50万m2;下面层31.6万m2;中面层38.2万m2;上面层38.2万m2。桥涵构造物有:大桥1座,中桥6座,分离立交4座,小桥、涵洞等共61座桥涵构造物,桥涵混凝土6.24万m3。该项目计划交工日期为2016年11月1日,项目合同价为4.92亿元,2015年计划工作2.04亿元,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工作量1.53亿元,完成2015年度计划的59%,累计完成总工作量的32%。路基总填方211万方,已完成74万方,完成35%,共60座桥涵构造物,混凝土总量6.04万立方米,到目前完成混凝土4.3万m3,完成总量的71%。

  据介绍,京新高速公路临河至白疙瘩(蒙甘界)段位于内蒙古西部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境内。该项目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第六条放射线(北京至乌鲁木齐)的一部分,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高速公路网“8横9纵8支8环线”第八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连接内蒙古西北部、甘肃北部和新疆最为便捷的公路通道。本项目的实施对于深入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完善国家及自治区高速公路网,改善区域交通条件,构筑西北、华北、东北最便捷公路大通道,促进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及中蒙边贸经济发展,推动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巩固边防以及保持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