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盟市图片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来,尝尝我们布里亚特的包子!”
 

“包子来啦!”

  7月16日,记者来到鄂温克族自治旗锡尼河西苏木巴彦呼硕嘎查新牧区规划村的敖其尔家,只见绿色的草原一望无际,白色蒙古包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主人忙着宰羊煮肉蒸包子,为游客准备饭食。

  “我家开牧家乐3年了,共有5个蒙古包,旅游旺季平均每天接待70多人,一个夏天差不多能赚五六万元。”敖其尔的妻子森格乐说:“来,尝尝我们布里亚特的风味包子!”

开吃

  位于锡尼河西苏木北部的巴彦呼硕,是一个以布里亚特蒙古族为主体的牧业嘎查,也是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敖包相会》唱响的地方。在锡尼河水和辉河湿地千百年的滋养下,这里水草丰美,风光旖旎,像敖其尔家一样开办布里亚特蒙古族牧家乐的牧民有40家。布里亚特蒙古族传统服饰表演、牧民合唱团的精彩演出、布里亚特风味包子和列巴等绚丽多彩的民族原生态特色文化和特色饮食文化吸引了大批游客。

  “我带孩子来草原自驾游,一路上驱车行驶在蓝天绿草间,穿过森林,越过湖泊,观赏湿地,宿住蒙古包……让人流连忘返!”来自黑龙江的游客崔先生很激动。

布里亚特蒙古族服饰

  依托得天独厚的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2010年,巴彦呼硕嘎查成为呼伦贝尔市牧区嘎查唯一的新牧区建设试点。去年,嘎查牧家乐平均每户年接待游客3000多人,户均旅游收入超过5万元。目前,嘎查牧家乐生态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成为自治区12家国家级旅游标准化试点项目之一。

  据旗旅游局局长赵艳文介绍,今年的牧家乐项目将充分考虑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规划建设精品牧家乐,让游客享受到高品质的家庭牧户游。(本报记者李新军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夏天到草原来看云
油菜花田赏美景
中蒙油画展开展
欢乐草原行
干部帮咱剪羊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香瓜上市
武川蘑菇远销福建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