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输出智慧的中心
4.“云都”一夜成名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突然成了中国云计算产业的中心,汇聚了440亿元的云计算“热钱”,一夜爆红让和林格尔县至今恍若梦中。
中国电信来了。仅一年时间,4座数据机楼已投入使用,吸引了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巴巴、搜狗、腾讯的入驻。建成了亚洲最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
仅一街之隔,中国移动来了。现正在酷暑中紧张施工,明年主体部分就要完工。
和林格尔还只是呼和浩特云计算布局中的一个区域块。
在城市东北方向的鸿盛工业园区,中国联通也来了。目前已建成一个机房楼,淘宝、聚友、蓝汛已入驻。
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不约而同的选择,在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看来:“云存储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必须建在低电价和散热好的地区,才能大幅降低成本,呼和浩特具备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
为此,两年前,他把宽带资本在云计算领域的一次最大规模投资,落在了呼和浩特。
这也让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对呼和浩特的云计算基地充满期待:在电信“4+2”云计算数据中心布局中,呼和浩特是北方的核心。
“3—5年后我们要把它打造成中国最大的云服务基地和亚太最大的互联网数据汇聚地。”他说。
众商家抢滩呼和浩特云计算产业,让这个草原乳都变身于“云都”。在呼和浩特规划的40平方公里的云计算产业基地上,25平方公里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已达700亿元。初步形成云计算区域中心格局。
呼和浩特市长秦义宣称:“所有项目建成后,呼和浩特将成为服务于全国的枢纽型云计算产业基地和数据储备中心。”
田溯宁更有想象力,也更加大胆:“未来10年,通过我们这代人的努力要让呼和浩特变成云时代的底特律,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云计算产业链中心。”
一切皆有可能。就在今年,呼和浩特被批准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5.“西数东换”时代来临
整个内蒙古发展云计算产业的热情都被点燃。包头、鄂尔多斯、赤峰相继“试水”,大型数据中心正在加紧建设。
目前,全区已开工建设云计算重点项目16个,总规模达1158亿元,预计将来可形成200—300万台服务器的规模,成为亚洲规模较大的IDC数据中心。
秦义说:“我区已从西煤东运到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变成‘西数东换’了。”
从输出能源基地变为输出智慧中心,内蒙古正在走向信息产业和科技创新的前沿。
7月13日,四川华讯中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文君在接受我区记者访问时称:“华讯在西北地区中心的建设,将首选内蒙古。”
我区云计算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