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红色故土行 活力内蒙古 > 亮丽风景线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内蒙古:趟出农业现代化新路子 让绿色农产品走向全国

  做好“人”的文章

  新常态下,内蒙古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与比较效益下降的矛盾、农民市民化加快与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矛盾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农牧民把自己的土地承包给大户或合作社,土地流转占家庭承包经营土地面积的比重不断提升。

  2014年,全区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885万亩,增长了40%。

  很显然,“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只有做好“人”的文章,才能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找到激发农村内在动力和活力的钥匙。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土地经营规模太小,太分散,经营主体太弱。”自治区经营管理站站长杨印成说。在他看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的载体,没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没有承载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和市场化的主体,也就难以与农业发展新方式相匹配,难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勿庸置疑,大力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可以盘活农村闲置或经营困难的土地资源,对于加速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有着重要的意义。据了解,从去年起,我区已经在全区12个盟市启动了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目前,试点地区已经完成了二轮土地延包方案等项工作。

临河区双河镇民主村玉米收获现场。韩继旺摄

  “土地流转的面积持续扩大,代表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这说明,农民开始主动适应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产关系的新变化,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杨印成分析。

  土地流转对于加速农牧民的致富是显而易见的。对于转出土地的农户来说,不仅可以拥有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还可以外出务工或投身其它经营活动,从而获取更多的收入。

  巴彥淖尔市五原县塔尔湖镇金联村五组村民李凤岐过去种56亩地,一年纯收入2万多元。在科技员的帮助下,他到隆兴昌镇承包了10座温室,开始种植西甜瓜、柿子等效益更高的瓜菜,如今10座温室平均每年纯收入20万。而他自己的土地早已承包出去了。

  转型更为彻底的还有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六合镇东山屯村农民张广文,他把家里的30亩耕地流转给合作社,每年可以坐收租金1万元。而他自己则买了辆汽车跑运输,一年净挣8万元,收入翻番增长。

  记者了解到,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从事二、三产业,他们逐渐与土地分离,土地流转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土地流转入农户、合作社和企业后,开始由分散种植转向区域化种植。

  在培育发展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的过程中,我区突破传统农业经营体系的制约,在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培育了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2万家,增长88%。

  7月14日,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巴彦高勒镇旧地村二组农民马永生的麦田里机声隆隆,一台大型收割机正在金色的麦浪里来回穿梭收割作业。目前,该市组织大批跨区作业收割机参与麦收会战,确保118万亩小麦颗粒归仓。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