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驰而过
“家”里“家”外,苦中有温情
车间部分工区周围既没有村庄,也没有繁华的闹市,职工食堂所需的蔬菜、米面油都要到十几公里外的榆林镇购买。“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能不能出活儿,全靠这碗里的肉!”食堂兼职管理员高文君的话引来工友们的一片叫好声。“现在可好了,段里每个季度给工区送肉和米面油,我们又开辟了小菜园,职工的餐桌更丰富了。”高文君边说边指着工区门口的小菜园,“我们还打算找羊倌要点羊粪养养地,利用休班时间轮流锄地浇水,种出来的青椒、水萝卜、芋头肯定‘个顶个’的大!”
塞北边陲的冬季寒冷无比、盛夏酷热难耐、日夜温差大,职工们干活时经常出一身大汗,一冷一热很容易感冒,隧道里的阴冷潮湿让职工们常犯关节炎。“过去,宿舍墙是黑乎乎的,腻子糊的窗户走风漏气,冬天冷夏天热,职工们下班后只能挤在一个简陋的会议室争抢一台黑白电视,”王工长感慨地回忆道:“现在可好了,段里修善了生产生活用房,冬暖夏凉不说,每个宿舍都配了液晶电视,电风扇,吃的好住的也好,还有图书室、活动室和健身器材,段里还专门给我们发了小药箱、象棋、扑克,听说还要给我们建篮球场呢,真是像‘家’一样温馨。”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尽管生活条件艰苦,职工换了一茬又一茬,工长换了一任又一任,他们却始终坚守在这个山坳里,在平凡的岗位上散发着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