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城镇建设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聚焦大山深处桥隧工区
内蒙古新闻网  15-08-13 11:54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疾驰而过

  “家”里“家”外,苦中有温情

  车间部分工区周围既没有村庄,也没有繁华的闹市,职工食堂所需的蔬菜、米面油都要到十几公里外的榆林镇购买。“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能不能出活儿,全靠这碗里的肉!”食堂兼职管理员高文君的话引来工友们的一片叫好声。“现在可好了,段里每个季度给工区送肉和米面油,我们又开辟了小菜园,职工的餐桌更丰富了。”高文君边说边指着工区门口的小菜园,“我们还打算找羊倌要点羊粪养养地,利用休班时间轮流锄地浇水,种出来的青椒、水萝卜、芋头肯定‘个顶个’的大!”

  塞北边陲的冬季寒冷无比、盛夏酷热难耐、日夜温差大,职工们干活时经常出一身大汗,一冷一热很容易感冒,隧道里的阴冷潮湿让职工们常犯关节炎。“过去,宿舍墙是黑乎乎的,腻子糊的窗户走风漏气,冬天冷夏天热,职工们下班后只能挤在一个简陋的会议室争抢一台黑白电视,”王工长感慨地回忆道:“现在可好了,段里修善了生产生活用房,冬暖夏凉不说,每个宿舍都配了液晶电视,电风扇,吃的好住的也好,还有图书室、活动室和健身器材,段里还专门给我们发了小药箱、象棋、扑克,听说还要给我们建篮球场呢,真是像‘家’一样温馨。”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尽管生活条件艰苦,职工换了一茬又一茬,工长换了一任又一任,他们却始终坚守在这个山坳里,在平凡的岗位上散发着光和热。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