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巴彦淖尔市采访工作组记者乌日吐那斯图 胡芳 韩继旺 图门贺西格
金秋收获的季节,八百里河套地区一派繁忙景象。走入海洋般的葵花田中,葵花叶摇曳着丰收的喜悦,空气中满是湿润的瓜子味。农民们忙着秋收,驻村干部也没闲着,他们的心都聚焦在“十个全覆盖”上。
9月21日至25日,采访组一行来到杭锦后旗、五原县、乌拉特中旗,激起记者们兴奋点的是一个个活跃在农村牧区的“第一书记”。巴彦淖尔市从市、旗县区、苏木乡镇三级选派了649名优秀党员干部,驻村担任嘎查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他们已经和村班子一起,给乡亲们解决了无数件闹心的事儿。
“我们要给他们戴大红花”
时间:9月22日
地点:杭锦后旗团结镇十八倾地村
人物:张永
“尊敬的十八倾地村的朋友,你们好!我们是市委、政府派来的驻村工作队。我们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帮助村民规划增收产业、改造危房等重点工作和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衷心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在巴彦淖尔市财政局上班的张永来到杭锦后旗团结镇十八倾地村担任“第一书记”后的第一件事,是用这封“致十八倾地村村民的一封信”敲开村民的家门和心门。
去年6月份,张永就开始了驻村生涯。记者来到这里时,村里正在修水泥路,一身运动服的张永在旁边不停地指挥着、不放心地叮嘱着,泥土蹭得满身都是。
“回到农村,每天走在地里,我的思想也变了。现在我整天想的就是如何改变村民的生产生活、村容村貌,引导他们脱贫致富。”在五社村民赵海银家,我们和张永聊了起来。他说,村民们最大的愿望还是修路。为此,他们争取了300万元资金,要把各村小组间的泥巴路都修成水泥路,这些天正是最忙的时候。
“二社基本情况:人均耕地4亩左右;耕种品种:玉米、葵花;贫困户25户;基本建议:维修1.5公里村道……”打开张永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着7个村小组的所有情况,以及各个项目和资金的明细。
帮助贫困户,张永可是下了大功夫。56岁的张栓是残疾人,他家住了30多年的土房快塌了。这回“十个全覆盖”工程给他盖起了全砖全瓦的新房。“这房子光靠我自己哪能盖起来呢,如今我才花了不到2万块钱就能住这新房了。”张栓满是皱纹的脸露出了笑容。
村民赵海银家对面,一个120平方米的小广场已经硬化完成,活动室、卫生室也就差装修了。看着村里的环境一天比一天好,赵海银的心里可乐呵了。他说:“这些干部真是累了,每天干到天黑洞洞才走。这都是给我们办事儿,最后的成果都是我们享受了。我们全村村民商量好了,等工程一完工,一定要给他们戴大红花。”
张永的脑子里记住了所有的涉农、惠农项目。现在他又争取回了20万元资金,用于发展特色产业,等修路工程完工,他要带上有扩大产业发展意愿的农民去外地参观。
下午6点,张永坐上从村里到市里唯一的一趟客运汽车回家,2个小时后他才能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