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乡风改变工程:涵养和释放乡村文明之美
 

  (原标题)乡风改变工程:涵养和释放乡村文明之美——五论“十个全覆盖”绘就农村牧区新画卷

  电通了、路平了、水净了,“十个全覆盖”工程照亮了农牧民的生活道路。但是如果农村牧区人居环境差、文化娱乐少、文明意识淡、邻里纠纷多等老问题依然存在,农牧民的精神面貌不能真正改变,这幅新画卷所展示的成果,也将难以长期保持下去。

  那广袤的乡土,有无数赤子的乡愁。淳朴的乡风,是记住乡愁、留住乡情的重要元素。让我们欣慰的是,各地在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中,涵养了崇德向善、守望相助、风醇物厚的乡风文明,契合了农牧民求知、求乐、求美的发展愿景,让乡村既体现了发展之美,也释放出文明之美。一年多的实践表明,“十个全覆盖”工程是一项夯实文化底蕴、涵养文明活水的乡风改变工程。

  农村牧区人居环境美起来。家是中国文化的根,营造宜居、舒适、安全的人居环境,是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应有之义。各地以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为契机,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禽畜乱跑、柴草乱放、污水乱泼、棚圈乱建等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整治,乡村露出了洁齐美的崭新面容。

  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无数村民自发达成“清洁约定”,主动摒弃生活陋习,纷纷加入到保持村容村貌整洁的队伍中来,让我们对管理好、维护好、利用好“十个全覆盖”的成果充满信心。许多村庄探索建立了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避免重走“建起来,漂漂亮亮;过一阵,脏乱依旧”的老路。乡风文明的基石更加牢固,村民的文明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养成和提高。

  农牧民文化生活美起来。长期以来,农村牧区文化发展滞后、农牧民文化生活贫乏问题较为突出。“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后,完善了嘎查村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保障了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了农牧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蕴藏在基层群众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释放。读书看报、参加文体活动的多了,喝酒猜拳、聚众赌博的少了,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在文化氛围的感染下,农牧民群众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转变了观念,形成了你追我赶奔小康的良好局面。

  乡风民风美起来。“教化行则民风淳,教化废则民风败。”实施了“十个全覆盖”的嘎查村趁热打铁,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引导农牧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争做破陋习、讲文明、树新风的带头人。越来越多的“身边最美”造福桑梓、守望邻里。借助文化墙、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农牧民心田、融入村民生活,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村民们谋求发展、和谐相处、文明进步的氛围越来越浓。

  物质生活是民生,精神生活同样是民生。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说到底是要让农牧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充分发挥农牧民的主体作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下去,让农牧民群众得到美的享受、养成美的德行、过上美的生活,我们就能用无数的美丽乡村扮靓祖国北部边疆这道亮丽风景线。

  本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挂国旗 迎国庆
“复活”的居延海
新生开笔礼
金秋阿尔山
救助受伤鸟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额济纳自然遗迹受游客欢迎
乌兰布统草原秋色如画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