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十个全覆盖”:基础美 环境美 产业美 乡风美
 

  亮点

  土右旗:圆梦“四美”乡村

  10月10日,穿行在土默特右旗的乡村沃野,宛如走进一幅唯美的画卷之中:一个个村级活动场所,漂亮整洁、设施齐全;一项项现代特色农业,助农致富、风光无限;一股股清新村风民风,扑面而来……

  中午时分,自治区巡回观摩检查组在土右旗明沙淖乡贺成泉村下车观摩检查已经建成的“十个全覆盖”工程一期项目,让这里的村民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63岁的村民丁铁掩饰不住自己的喜悦:“我盖了两次房,因为黄河边特殊的地理条件,最后都出现了塌陷的情况。这次,‘十个全覆盖’一次性给解决了问题,现在的地基有1米多深,还是钢筋混凝土的,住100年都没问题。”

  和贺成泉村情况相似的村落还有很多。在土右旗,农村面积占全旗的三分之二,这个庞大的区域要想发展,必须有个抓手。2014年,“十个全覆盖”工程在全区展开,土右旗牢牢地把握住了这个难得的机遇,将这项工程作为增进农民福祉的头号民生工程,创新性地提出功能配套“基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兴业富民“产业美”、和谐文明“乡风美”的“四美”村庄建设目标,全面推开“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

  如今的土右旗,已经处处体现着“四美”。贺成泉村,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彻底告别了雨天一身泥。新建的房屋整洁漂亮,整个村落看上去就像一个花园。群众想到的,党和政府帮着实现了;群众没想到的,党和政府给做到了!

  在美岱召镇沙图沟村,村子不但美了,还对现代农业、民俗文化、休闲体验、健康养生等资源进行了整合。村民董友富说:“‘十个全覆盖’将我们村建设成美丽的田园,我们完全可以放开手去搞搞旅游、做做产业赚钱过上更好的日子。”

  旗委书记王章说:“‘十个全覆盖’工程,改善了农村的发展环境,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新期待;改变了乡风民风,催生出越来越多的文明气息。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巩固成果,不断提升发展条件,更好地圆上农民们的中国梦。”

  达茂旗: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10月8日,当自治区巡回观摩检查组,沿着呼百104省道驶入达茂旗,实施“十个全覆盖”带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成果尽收眼底,一座座体现晋北风情、蒙元文化等风格独特的村庄,分明就是一个旅游景点。

  达茂旗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连续两届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的举办,更使达茂旗声名远扬。依托这些优势,如何让8万多农牧民富裕起来,一直是达茂旗广大干部群众共同追求的目标。

  2014年,自治区全面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达茂旗上下为之一振,他们精心设计,突出村镇地域文化特色,对于列入规划建设的嘎查村进行了整体设计,注重差异,凸显个性,为打造边境旅游型城镇注入了活力。乌克忽洞镇、小文公乡等农业集镇建设以体现晋北风情为主;希拉穆仁镇、明安镇、达尔罕苏木等牧区集镇建设以体现蒙元文化为主;以铁矿业为主导的石宝集镇突出工业元素和现代风格;以口岸贸易为主导的满都拉镇突出边境异域风情。尤其是在文化旅游资源较好的地方,主打文化旅游牌,并且依托“自驾达茂”品牌和“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平台,带动1490户农牧民从事旅游服务业。

  达茂旗委书记伏瑞峰说,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上来了,发展的事情就会更好办。

  但是,如何把好事办好?达茂旗认准一条:干部带着群众干。“我们和村民一起研究方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可以说,这项工程是广大干部和村民一起完成的。”百灵庙镇镇长董伟说。

  仅仅用了1年多时间,达茂旗农村牧区旧貌换新颜。“十个全覆盖”为达茂旗破解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难题。村民们都发自肺腑地说:“过去,我们也在发展旅游业,但是总是做不大,自从有了‘十个全覆盖’,这个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路好了,房好了,环境好了,购物有超市,生病有卫生室,村民受益的同时,游客也能和我们共享这些成果。”

  董伟深有体会地说:“通过参与‘十个全覆盖’工程,村民们都懂了今后该如何发展了,纷纷摩拳擦掌,参与到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实践中。”

  固阳县:“十个全覆盖”是最大的扶贫工程

  10月9日,固阳县怀朔镇兴圣公村82岁的村民陆振兴和老伴做梦也没想到,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带领着自治区巡回观摩检查组来到他家的小土房子里,和他拉家常。

  “共产党的政策就是好,‘十个全覆盖’让我这个在这土房子里住了大半辈子的老汉很快就能住上新砖房了,我高兴啊!”陆振兴开心地说着。

  村民张春伟也很开心:“过去我们村穷,能盖得起房子的都是富裕户。现在我们没有这个后顾之忧了,可以考虑着发展一些产业,每年能多挣点儿。‘十个全覆盖’直接让我们实现了脱贫。”

  “‘十个全覆盖’实施的第一年,村民们都不了解,可是今年大家都知道了,因为他们已经享受到了或看到了‘十个全覆盖’带来的好处。今年3月份我们动员村民们进行危房改造,刚开始的时候只有78户要改,而现在已经有261户了。”兴圣公村党支部书记秦贵虎接过了话题。

  “‘十个全覆盖’是老百姓企盼的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固阳县,也是最大的扶贫工程。”固阳县委书记赵君动情地说。

  固阳县是自治区级贫困县,脱贫致富是所有固阳老百姓的心声和期盼。“十个全覆盖”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在眼下。

  其依据就是实施近两年的“十个全覆盖”给固阳县带来的深远影响:“村里面貌改变了,来县里搞种养殖的人多了起来,老百姓流转土地和就近打工更有机会了,今年全县新增流转土地8万亩;村里面貌改变了,返乡的人多了,这两年全县有1万多人返乡创业,其中有很多能够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的能人。而且在‘十个全覆盖’实施过程中,村民们合作意识更浓了,今年县里的农村合作社猛增了62%。”

  “我坚信,在‘十个全覆盖’这项民生工程带领下,固阳的脱贫致富一定会如期实现。”赵君信心十足地给巡回观摩检查组做着保证。

  九原区: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

  10月10日上午,记者随自治区巡回观摩检查组在包头市九原区采访,一路走过十几个村庄,让人有一种想在这里定居的冲动。

  当自治区巡回观摩检查组来到九原区哈业胡同镇乌兰计一村时,村民薛兰在热情地把代表们迎进自己家里。

  “我没文化,说不好啥叫‘十个全覆盖’,但我能看见村里的变化。你看,我们住上了砖瓦房,喝上了自来水,街巷硬化的出门都沾不上一点土,看病有卫生室,买东西有超市,想锻炼身体还能去广场跳舞,而且我们还有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你说,我们是不是过上了你们城里人的日子。”薛兰在开心地和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聊着村里的变化。

  “只要你给农牧民实实在在办好事,农牧民就信任你,拥护你。九原区在‘十个全覆盖’工程谋篇布局时,既要让乡村‘美起来’,还要让村民‘富起来’。因此,我们把产业发展放在核心位置,坚持产村融合、产村同建,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游则游,积极培育发展适合各地特色的产业项目,有力地推进了九原区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这高度契合了农牧民的所需所盼,让他们过上了期盼已久要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使他们的生活和城里人的生活差距越来越小,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九原区区长刘程民说。

  表达对“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满意,老百姓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他们有自己最质朴的方式。

  当巡回观摩检查组代表们走出薛兰在家大门准备上车时,村民们不约而同地跑着围过来,争先恐后抢着和代表们表达自己的心声:

  “村里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我在外地的儿子回来都找不见家了!”

  “村里安上了路灯,现在半夜出门也明明儿的。”

  “我们对‘十个全覆盖’非常满意。”

  当巡回观摩检查组的汽车徐徐启动,村民们挥着手,恋恋不舍地喊着:“王君书记你们要再来啊!”

  花絮

  和谐广场有盘“和”局

  时间:10月10日

  地点:土右旗明沙淖乡葫芦头村

  自治区巡回观摩检查组深入包头市土右旗明沙淖乡葫芦头村观摩检查时,在村口,被设计成一个巨大棋盘的广场让代表们眼前一亮。只见广场上面落着几个巨大的棋子,细细一看,发现整个棋局是一盘“和”局。这是葫芦头村在实施“十个全覆盖”过程中,建成的总面积1000平方米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广场,也被称为“和”谐广场。

  卤水点豆腐就是香

  时间:10月9日

  地点:九原区乌兰计一村

  “你们尝尝,尝尝,可香了。”自治区巡回观摩检查组代表们参观薛兰在家的豆腐房时,薛兰在告诉大家,她家的豆腐是卤水点豆腐,还热情地拿起一块豆腐让大家品尝。观摩检查组代表们走的时候,薛兰在怎么也要给大家带上两块豆腐。“政府给我们老百姓办了这么大的好事,给你们带多少豆腐都表达不尽我的心意!”薛兰在认真地说。(本报记者张俊在 刘春 王连英 黄永锐)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挂国旗 迎国庆
“复活”的居延海
新生开笔礼
金秋阿尔山
救助受伤鸟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额济纳自然遗迹受游客欢迎
乌兰布统草原秋色如画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