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家住姚家湾的王二女今年66岁,中午时分,她正端出几大白瓷缸子水放在院门口的柴禾垛上,向在家门口修路的工人们吆喝:孩子们,快来喝水哇,水晾好啦!王大妈告诉记者,施工的工人们很辛苦,中午都不休息,加班加点,这是给我们姚家湾修路呢!“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以前,家门口是个大粪坑,每当夏天,那个味呀就别提多难闻了。村里的路也不好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就没穿过个干净衣裳。自从区里干部进村工程开了工,卫生室有了、超市有了,听说,给我们老年人都安顿了活动场地呢!”王大妈喜不自禁。
姚家湾村委会主任孟德广告诉记者,自从看到“十个全覆盖”工程真的是给百姓办实事,这里的村民都很支持工程的实施,特别是新城区下派的驻村干部起早贪黑地为工程前后奔忙,真是感动了乡亲们了。大家都说,干部们又不在这儿住,工作还这么尽心。这姚家湾是咱自己的家,哪还有理由不支持工程实施呢!
陈福存是村里负责监督“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村民代表之一。腿脚有伤病的他手里拿个标尺一天到晚在工地现场监督。他颇为严肃地告诉记者,就在刚才他和另一位村民代表乔福相检查时,发现村里有一段路的厚度不够,标准是18厘米,现场检测只有12厘米。“刚才告诉他们立即返工。‘十个全覆盖’工程是党和政府给我们农民带来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发展工程,不认真负责监督是绝对不行的。”陈福存说。
新城区“十个全覆盖”工程领导小组、新城区区委书记张锐告诉记者,“十个全覆盖”工程是对大青山前坡综合治理的有力支撑,全面回答了农民关心关注最多的问题。同时,新城区通过处级干部包村、科级干部包组、普通干部包户的模式推动全区27个村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开展,真正解决了干部下基层“葫芦掉进井里”的现象,看似下去了,其实上去了的走过场现状,锤炼了干部素质、提高了干部和群众的粘合度,为下一步开展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驻基层采访组记者阿拉腾通讯员张文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