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圪顶盖村的色彩印象
武川县耗赖山乡圪顶盖村农民在自家院里种植木耳。 周作升 摄
土房子、泥泞的路、浑浊的井水……提起以前,武川县耗赖山乡圪顶盖村村支书马德中打开了话匣子:“以前遇上下雨天,乡亲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怕土房不结实漏雨,一出门村里那路一沾两脚泥,人畜饮水能愁死个人。还是党的政策好,现在村民住上了新房,吃上了自来水,村里修了水泥路,‘十个全覆盖’真不赖!” 随着“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推进,曾经土色浓重的旧村落恍如换了一身新衣裳,靓丽的色彩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色彩印象一】白:住上亮堂堂的新房,走上宽阔的水泥路,咱心里亮堂啊!
朵朵白云的映衬下,圪顶盖村一栋栋白墙灰瓦的新居显得分外素净。沿着一条水泥路笔直前行,人流、车流逐渐热闹起来,村子里处处皆景处处新,人们脸上洋溢着甜美的笑容。
“过去真是穷啊,村里一片一片都是透风漏雨的土坯房,谁会想到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村民武海霞去年就住进崭新的砖瓦房,心里别提有多敞亮。
在这间72平方米的新居里,地上铺着白色的亮亮的地砖,粉刷一新的白墙上贴着几张年画,洗衣机里响着哗哗水声。当问到建造新房花了多少钱时,武海霞乐了:“自己就花了1万来块钱,这地砖、吊顶、马桶都是政府给安好的。”
穿过村里的休闲文化广场,我们来到村卫生室,几个房间按功能分为诊断室、治疗室、药房等,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村民岳城盖仓库时不小心弄伤了手指,村医尹根心处置完伤口正忙着给他输液。“以前类似这种情况只能去县医院治疗,现在村卫生室条件好了,在村里就能治好。”当了25年村医的尹根心坦言,“村民来这看病绝大部分医药费能报销,省钱又方便,大家自然愿意来,都说现在比以前强多了。”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这繁忙的秋收季节,村民们除了讨论土豆、葵花等农产品的价格,说得最多的还是“十个全覆盖”工程给村里带来的喜人变化……
村民在家门口的卫生室输液。
【色彩印象二】黑:农民摇身变工人,别看这小小的黑木耳,可是村里人的致富黑金!
一根根30多厘米长的菌棒整齐划一地“站”在育菌棚里,菌棒外探出一簇簇黑色花朵,走近观察,原来这就是黑木耳的“出生地”。
“近期黑木耳俏销,我摘了2茬就卖了4000多块钱,黑木耳快变成我们村里人的致富金子啦,”村民于二燕穿梭在一排排菌棒中,采摘着一朵朵鲜嫩硕大的黑木耳,神情很是喜悦:“棚子是村里盖的,菌棒是食用菌基地给的,定期有科技特派员来指导,种出来后基地上门收购!”闲暇间,于二燕掰着手指头高兴地比划着。
在圪顶盖村设施农业规模化食用菌基地,307座温室大棚依次排开、错落有致。大棚里,一排排菌包上长满了层层叠叠的木耳、香菇、杏鲍菇、金针菇等。现在正是采收蘑菇的季节,在这个食用菌基地里忙碌的工人,大多数是附近的村民。
村民王才才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过去靠种地,年景好的时候也就收入2万元左右,如今和老伴进入蘑菇厂,一年的收入可达到七、八万元。由于在大棚中学到了技术,王才才去年还被评上了科技特派员。
农民摇身变工人,在被称为蘑菇村的圪顶盖村,改变的远不仅仅是于二燕、王才才2人。
这座规模化食用菌基地由政府投资兴建,新建的两条菌棒生产线已竣工投产,年产菌棒能力达到1000万棒,实现年纯利润200多万元。“基地的运转能让村民一方面可以在基地打工挣钱,另一方面,还可以从基地每年领取到一笔分红。更重要的是,自从村里有了自己的企业,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回到了家乡。”呼和浩特蒙禾源菌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瑞才骄傲地说。
【色彩印象三】红:咱日子红火了,也给这好几十年的老衣柜穿件红衣裳!
热腾腾的大蒸饺端上来,一家四口围坐在餐桌前边唠边吃。记者刚走进村民贺瑞家时,看到的是这样一个场景。
一阵欢笑声中,贺瑞热情地把记者迎进了门,卧室里一个大红色的木质大衣柜一下子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是我母亲的传家宝,在家里搁了好几十年了。搬新家的时候,专门给这老柜子上了层新油漆。你说,咱日子红火了,也得给它穿件红衣裳是不?”
说起“十个全覆盖”工程给家里带来的实惠,贺瑞侃侃而谈:“党的政策好,‘十个全覆盖’让村民更幸福,开超市免费给货架,货物统一配送,电暖费全免还给补助,开张不到半年,就挣了万数来块钱。现在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还要咋呢?”
武川县县委书记云海表示,“十个全覆盖”工程是全县头号民生工程,2015年确定了108个“十个全覆盖”项目村,共涉及7265户、19113人。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危房改造4389户,新建水源21个,硬化街巷158.7公里,建设标准化卫生室13个,建成33家便民连锁超市,农村养老工程惠及26963人。 星星还是那些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眼前村庄却大不一样。“十个全覆盖”让百姓日子越过越美,心里满满都是幸福。(记者 王静宇 施佳丽 贾永强 刘志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