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人物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宋生贵的美学人生
 

 

 2007年,宋生贵与研究生合影。

  淳朴厚重的人文秉性

  在内蒙古文学艺术界,人们习惯称呼宋贵生为平民学者、布衣学者。其因有二。一是与他出身有关,二是由于他淳朴厚重的秉性所感染。在追求艺术理想的路上,宋生贵心如明镜,他深知乌盟师专的第一学历和家乡的狭小天地,很难成就他学术研究的梦想。1983至1986年宋生贵先后考入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专修文艺学、美学。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历时20余年,宋生贵排除来自许多方面的诱惑与干扰,力戒商业社会与世俗时尚带来的浮躁,一直沉下心来,专门研究学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他先后发表文艺、美学学术论文200余篇,文艺评论文章100余篇;有《访踪沉思:文艺活动审美研究论稿》等13部学术专著相继出版。此外,出版散文作品集《随感集》《诗意梦寻》《且行且思》《走向心富》等4部,书法作品集《悟与书》1部;先后主持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学术与创作成果奖32项;主持“草原艺术研究”工程并已陆续有成果出版。他还主编《走进花的原野:内蒙古新时期文艺理论评论选集》2部。

  突出的学术成果使宋生贵脱颖而出,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1991年,宋生贵出席全国青年作家代表大会,受到中国作家协会的表彰;1997年,41岁的宋生贵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位最年轻的美学教授,2013年成为自治区首批聘任的二级教授。

  在宋生贵看来,学术的成果可圈可点,也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而个人道德品质的优劣,似乎是无形的或务虚的,但恰恰是内在的、尤为重要的,而且与自己的生命意志同在。他说:“治学的严谨和勤奋,成果易得;内心的修养和个人的节操,得到肯定和赞许,则需要超凡脱俗的付出。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更看重人们对我后者表现的评价。”

  宋生贵常常把诸葛亮的一句名言“夫学,欲静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而身体力行。他从1999年起,担任了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主管教学业务。他一直奉行的理念是:一个人选择了理论研究,除去能安贫乐道之外,还需要忍得住孤独和寂寞——这便等于在社会流行的功利价值取向面前,不看风使舵,不患得患失,不急功近利。他40余年的潜心治学,始终不趋势,不追潮,不媚俗,而是注重对外在世界的静观默察,并经常使自己的心灵世界留有虚灵的空间,供思想与才情耕云播雨。

  在待人接物上,他从来都是至诚至恳,满腔热忱,帮人帮得实在,从不讲回报,了解他的人,都一致评价为:真言真意,本真率真。 所有这些,从他所得的荣誉中便可佐证,除了作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在学术上的成就外,涉及道德层面的荣誉亦有10多项。其中,引人尊重的有: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四个一批人才”、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草原英才”工程创新人才团队带头人、内蒙古自治区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等。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挂国旗 迎国庆
“复活”的居延海
新生开笔礼
金秋阿尔山
救助受伤鸟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额济纳自然遗迹受游客欢迎
乌兰布统草原秋色如画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