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黄鼻子”校车亮相首府
内蒙古新闻网  15-10-14 09:53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黄鼻子”校车(资料图片)

  10月12日,两辆款式新潮又安全舒适的“黄鼻子”校车行驶在红山口村和成吉思汗街小学之间,成为首府一道风景线,让不少家长激动不已。

  自2012年4月首部《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出台,对校车标准等作出具体规定后,有一辆安全舒适、符合标准的校车接送孩子,就成了许多首府家长的心愿,有关校车政策被热切关注。如今,呼和浩特市嘉宇晨校园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的两辆校车通过审批,正式开始运营。对于有校车需求的学生和家长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为何3年多来,通过审批的校车屈指可数?昨日,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黄鼻子”校车来了

  6时30分,一辆“黄鼻子”校车准时来到新城区红山口村,已经有几个孩子等候在路边。7时,29名孩子全部上车,41座的校车显得满满当当。7时20分,校车来到新城区成吉思汗街小学门口,孩子们走进校园,校车的任务暂时告一段落。从9月初开始,这辆校车每天4次往返于红山口与成吉思汗街小学之间。呼和浩特市嘉宇晨校园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海峰告诉记者,两辆校车的审批花费了1个月时间,目前该公司还有一辆校车正在审批中,这辆校车的运营路线是从金桥到满都拉。

  王海峰说:“每个孩子每月乘坐校车需要花费450元,而很多家长却宁让孩子乘坐黑校车。除了价格原因之外,家长们根本不在乎送孩子去学校的是什么车。我们的车上装有摄像头和GPS定位系统,孩子们上下车刷卡就能将自己的位置发送到家长手机上,这些都是为了孩子安全所配置的设备。现在我们运营的两辆校车中仅有一辆每天接送29个孩子,另一辆还在招生。接下来,我们要和每个乘坐校车的学生家长签订安全乘车协议,对孩子乘车时的安全问题进行严格的责任划分。”

  审批流程严格

  近年来,我国对校车安全管理的力度逐步增强,校车的审批流程非常严格,对于车辆和驾驶员都有较高的要求。

  昨日,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学校安全管理科科长肖天军告诉记者:“校车公司购买校车后,需要先到车管部门给车辆上牌照和保险,同时联系好所服务的学校,之后按照要求准备车辆的合格证、牌照、保险,以及驾驶员资格证明、行驶路线等材料,到学校所在属地教育部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予以盖章。接着再到公安和安监进行审核,都通过后递交辖区政府审核,通过后,由车管部门发放校车牌照,允许上路运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审批手续的校车上路在首府并不是零的突破,和林县3个幼儿园用校车接送孩子,首府市区以前也有正规手续的校车,但是由于利润薄,校车公司选择了停止运营。

  两辆校车取得注册牌证

  10月13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管支队车管所了解到,这两辆校车确实已经取得校车注册牌证。

  据了解,交管部门对于校车注册登记一直属于常态化管理,并不存在互相扯皮增设门槛一说,交管部门一直按照公安部“123号令”和我区校车有关管理条例进行审批,截至目前首府能够达到校车审批规范的只有区区几辆。

  新城区教育局:跟踪回访校车安全

  哪些学校和学生最需要校车?就此问题,肖天军表示,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学校的学生对校车有需求。尤其是撤点并校之后,很多农村和城乡接合部的学生距离学校较远,学校规模无法满足学生的住校需求。所以,有校车统一接送较为安全和方便。

  红山口村和成吉思汗街小学都位于新城区,据了解,目前呼和浩特市嘉宇晨校园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运营的两辆校车使用的是同一条线路且都已经在新城区教育局备案。接下来,新城区教育局将对乘坐校车的学生和家长进行安全教育,督促家长和校车公司签订正规协议,并随时对校车的安全问题进行回访。记者高佳周婷艾文涛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秋意浓
挂国旗 迎国庆
“复活”的居延海
新生开笔礼
金秋阿尔山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额济纳自然遗迹受游客欢迎
乌兰布统草原秋色如画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