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红山区红庙子中学操场上施工正忙,工人们正对跑道刷涂最后一遍油漆,一个标准化的塑胶操场指日可待。校长王月华说:“以前学校没有塑胶操场,晴天尘土飞扬,雨天地面多处积水,学生们课间活动很不方便,11月初同学们将能在新操场上跑步、踢球了。”
红庙子中学的变化是红山区开展优质教育工程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区深入落实《红山区优质教育工程行动计划(2012—2015年)》和《教育创新工程实施方案》,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内涵发展,创新管理模式,打造优质教师队伍。累计完成了全部初中及实验小学、回小、一小等22所学校的塑胶操场建设,新建独立幼儿园5所,以租赁方式新增幼儿园1所,新建文钟镇中心园1所,改造学校5所和幼儿园1所,为中小学添置大量教育教学设施设备。
兴教必重才,强教先强师。该区把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3年来公开选聘考录中小学幼儿教师269名,优先对农村及薄弱学校进行了师资倾斜;推动系统内教师流动,年度内校际间调整教师不少于100名,校级干部不少于20名;创建“名师工作室”16个,选拔领衔名师18位,招收学员教师129名。
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对中小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形成有效课堂教学模式30多种;定期举办教师能力竞赛,对优秀教育教研成果进行了全区推广;开展争创“十佳教研组”、“十佳班集体”、“十佳社团”活动,推选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
在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方面,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公办园在园幼儿比例由20%提高到46%;学前一年入园率达到100%,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8.9%;小学入学率始终控制在100%,辍学率控制为0。初中毛入学率达123.85%,辍学率控制为0;高中毛入学率达98.9%;义务教育阶段治理大班额取得显著成效;职业教育2014年招生突破800人,新增汽车装饰和装潢、高铁航空服务等热门专业,烹饪、学前教育等自治区骨干专业发展势头良好,与4所高等院校开展了“3+2”模式合作办学。(记者陈静通讯员林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