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10月16日起首府严查三轮车老年代步车
内蒙古新闻网  15-10-16 09:27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被查扣的电动三轮车

  从10月16日起,首府交警按照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统一部署,在市区严查拼装载人、载货燃油三轮摩托车、残疾电动三轮车、老年代步电动车、旅游观光电动车、邮电快递无牌三轮车等各类违法营运电动三轮车,清理整顿的目的是让上述车辆不在市区内行驶,从源头预防和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提升首府城市形象,改善市区交通环境。

  记者10月15日在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近几年,随着首府经济快速发展,催生各类违法营运的电动三轮车,这类车辆因为体积小运费低的特点,在运输市场占有很大份额。但是这些非法营运的三轮车并未完全按照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严格审查,车辆配件及安全技术标准也并未按照机动车成品质量检验通过,公安交管部门也没有核发牌证就非法上路运营。据交管支队党委委员张伟光介绍,首先,这类车辆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能比较差,如果车速控制不当极易翻车;其次,各类三轮电动车驾驶人没有办理任何证照,没有接受过规范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淡薄,不少非法营运车辆的驾驶人存在随意停车拉人、随意变道、强行占道、闯红灯、逆行、超高超长载货、拉人超员等交通违法现象,车辆在没有任何保险的情况下载货载客,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驾驶员往往因家庭经济状况不好而无力承担赔偿责任;第三,由于三轮车无牌无证,一旦发生车祸,警方很难通过视频监控将肇事驾驶员绳之以法,而且三轮车经销市场混乱,出售登记把关不严,致使人员的信息失控,一旦发生逃逸案件侦破概率极小。张伟光表示,由于相关职能部门管理权限不明确,导致对这些车辆的管理难度加大。当天记者了解到,由于公安交管部门单独清理整顿很难对非法营运三轮车标本兼治,所以交管部门将联合工商、残联、交通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规范源头监管,明确源头责任,引导各类电动三轮车市场经销商合法经营,真正从源头堵住违法生产、违法销售的漏洞。

  记者了解到,首府经过残联等部门核准的残疾人三轮车原有183辆,截至目前市区还有108辆,但很多都是健全人驾驶载客。交管部门在此次清理整顿中,将联合残联、运管部门对残疾人三轮车进行整治,力求彻底根治这一影响首府交通安全的“顽疾”。除此以外,随着快递业的兴起,催生不少物流企业,其中一些物流企业明知道使用电动、燃油三轮车不安全,可还是购置了大量的三轮车用于载货。据交警介绍,在实际执法过程中,有的快递车辆竟然拉着假烟假酒,有的更是拉着烟花爆竹,所以此次清理整顿将快递三轮也纳入整治对象。

  据介绍,此次交管部门下了很大决心进行清理整顿,交管部门新招录的300名协勤在分配给市区各大队后专门用于整治三轮车。每个大队抽调干部组成突击队,按照“集中警力、分层进行”的原则,由市中心逐渐向外扩展。下一步像火车站、中山西路、东瓦窑以及建材城都将作为重点区域进行整治。此次行动务求“见一辆扣一辆”,形成高压态势,在此过程中,这些警力也会对新施划的2.8万个临时停车位进行管控,把乱停乱放也纳入整治。为了避免与被执法对象发生矛盾,交管部门要求民警规范执法文明用语,还要使用执法记录仪,确保留存证据。(记者艾文涛)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秋意浓
挂国旗 迎国庆
“复活”的居延海
新生开笔礼
金秋阿尔山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额济纳自然遗迹受游客欢迎
乌兰布统草原秋色如画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