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蒙古国进入中国的货运列车正在通过二连浩特国门。摄影/章轲
二连浩特口岸出入境大楼。摄影/章轲
蒙古国车辆经过消毒通道进入中国。摄影/章轲
二连浩特口岸的货物检验检疫区。摄影/章轲
竖立在二连浩特国门前的中国界碑。摄影/章轲
竖立在二连浩特口岸前的“一路向北、向西”的雕塑。摄影/章轲
我国对蒙开放的最大陆路口岸和对俄罗斯重要口岸——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口岸,正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大机遇,拓宽公路、铁路和航空三大通道。
9月17日,二连浩特市副市长陈鹏对前来采访的“一带一路”陆路口岸万里行记者表示,二连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正北部,与蒙古国扎门乌德市隔界相望,相距仅4.5公里,是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向北开放的前沿和窗口,也是最捷近的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独特的区位优势,决定了二连浩特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地位举足轻重。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二连浩特市了解到,目前,二连浩特拥有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即公路口岸和铁路口岸,航空口岸正在积极建设当中。2014年,货运量达到1355.9万吨,同比增长3.85%,进出口贸易额38亿美元,增长1.4%。
在铁路口岸采访时,记者看到,从蒙古国进入中国的货运列车正在通过二连浩特国门。
二连浩特铁路车站党委副书记李伟介绍,1956年1月1日,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国际联运列车的运行正式开通,先后完成了铁路站场的改扩建工程、铁路换轮库、H986货运列车查验系统、二连浩特至扎门乌德铁路宽轨联络二线,使铁路口岸年过货能力达到1200万吨,换装能力达到2000万吨。
李伟告诉记者,近几年,经过多方联系沟通,二连浩特已成功开通了郑连欧、蓉连欧等国际货运专列。2014年,铁路口岸完成进出口货运量近1000万吨。
陈鹏介绍,二连浩特公路口岸于1992年开通,2000年6月,投入6000万元新建公路口岸联检楼,设计最大通关能力为货运100万吨,客运200万人次。2011年6月,投资1.28亿元,新建了二连公路口岸货运新通道,最大年过货能力可达500万吨以上,实现客货分流,通关与查验分流。2012年,投资近8000余万元对公路口岸旅检通道进行改扩建,改扩建面积达1万平米,年通关能力由200万人次提高到500万人次以上。
2014年,二连浩特公路口岸完成进出口货运量350万吨,出入境人员近200万人次。
陈鹏告诉记者,国家发改委此前印发的《关于印发内蒙古二连浩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出,“增强二连浩特机场保障能力,在条件具备时开放航空口岸”。根据这一要求,二连浩特市加快推进二连浩特口岸国际机场建设。目前,已投资1亿元,完成停机坪及机场联络道铺设,国际航站楼、联检办公楼主体完工,正在进行内装,项目有望今年9月底前竣工并投入使用。
二连浩特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陆路口岸,以二连浩特为终点的集二线,连通京包、京山线,与蒙古、独联体及东西欧各国的铁路结成一座欧亚铁路大路桥。以北京为起点,经二连浩特到莫斯科,比经满州里口岸的滨洲线近1140公里。特别是通过京包、京山线与天津港相连,是日本、东南亚及其它邻国开展对蒙古、俄罗斯及东欧各国转口贸易的理想通道,更是蒙古国走向出海口的唯一通道。
陈鹏介绍,二连浩特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物流园区8个,总投资23.14亿元,总占地面积254.41万平方米。
陈鹏同时对记者表示,目前二连口岸交通基础设施比较滞后,通往内地的只有集二线一条单线铁路,年运输能力仅有1600万吨,且由于存在某些控制性工程通过能力的限制和沿线地区对运力的挤占,使得二连口岸铁路每年经内地运输货物的能力仅为1000多万吨。
“今后几年,随着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加快推进,中蒙、中俄贸易的快速增长,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将更加明显。”陈鹏说,为此,二连浩特市已呼吁国家有关部委,帮助推动集二线双幅电气化改造、锡二线、二巴线铁路项目建设,将二连浩特-乌兰巴托-伊尔库茨克铁路改造及呼和浩特-二连浩特-乌兰巴托-色楞格高速公路、中蒙俄油气管道中线工程列入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专项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