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我们老来得福气!”
内蒙古新闻网  15-10-23 11:41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金秋十月,元宝山区五家镇望甘池村的高粱红了,农民在自家门口的水泥路上打场,扬起的高粱粒在夕阳的映射下五彩斑斓。83岁的村民鲍凤远正和老伴儿沿着水泥路散步,问起什么是“十个全覆盖”、给村里带来哪些变化,老太太如数家珍:“水、电、路、视、房、文、教、卫、保、商,水干净了,不用压井提水喝;24小时不断电,啥时都能看电视;水泥路面每天清扫,连草叶都见不着;一间危房也没有……”

  望甘池村完成“十个全覆盖”时间较早,是元宝山区“十个全覆盖”示范村。村里建起了200多平方米的村级文化活动室,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路边安上了路灯,种上了苹果树、李子树。精心设计、手工绘制的文化墙成了一道风景,从文明礼仪、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常识到山水风景,都是农民对生活环境改善后的精神追求,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由于村子靠山,往年雨季,山上的雨水都会从村中流过,沿街墙根儿常常被雨水侵蚀,如今村里筹钱砌上了石头护墙,彻底解决了积水腐蚀墙根儿问题。

  如何管护“十个全覆盖”的果实?望甘池村班子成员下了一番功夫。“每家发放村民道德规范宣传单和村民手册,每个村干部都有责任片区,每个片区有一名保洁员看墙面、管路、清理垃圾。”村书记王化金告诉记者。每户的生活垃圾一律装袋,每天晚上将垃圾袋放在自家门外,清运车逐户收回、统一填埋,山村农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打个电话村里便民超市送货上门,头疼脑热走几步就能到卫生室,想想现在的好日子,我还想再活83年啊。”今年国庆节,鲍凤远还让城里回来的儿子开车带着他们老两口走遍村里每一条街,仔细看了每一面文化墙。老人说她最喜欢其中一面墙,上面绘有太阳照向大地,旁边有“福满乾坤”四个字。她说:“我们这是老来得福气,‘十个全覆盖’暖透了咱心里!”(记者张斐然实习生连志华)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秋意浓
挂国旗 迎国庆
“复活”的居延海
新生开笔礼
金秋阿尔山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妇女的创业乐园
储存牧草好越冬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