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首届中蒙博览会 > 网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合作的大聚会 友谊的大交流
 

——热烈祝贺首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开幕

本报评论员

  10月的青城,金风送爽,商贾云集。在这美好的季节,首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隆重开幕。来自国内外的众多嘉宾齐聚美丽的呼和浩特,共享发展机遇,共谋发展大计,掀开了中蒙交流合作的崭新篇章。我们向博览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盛会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

  蒙古国有“邻里心灵相通,命运与共”的谚语,中国人讲“邻居好,无价宝。”中蒙两国地理相邻、经济互补,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建交66年来,两国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各领域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特别是近年来,两国高层互访频繁,推动中蒙关系不断取得新发展。当前,两国各领域交流密切,相互信赖加深,经贸合作水平持续提升,经贸关系已成为两国关系稳定健康发展的压舱石和助推器。举办中蒙博览会,是中蒙双方为落实两国元首共识、深化双边合作采取的重大举措。这场由两国政府共同主办的面向全球的国际性展会,将会成为展示两国发展成就的新窗口、两国友好关系的新标志。

  内蒙古与蒙古国山水相依、人文相亲,在发展中蒙友好合作关系方面具有独特地位和作用。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特别是向北开放,既是内蒙古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中央把内蒙古确定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地区,把满洲里、二连浩特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内蒙古正在加速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发展潜力巨大,合作前景广阔。随着中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不断深化,内蒙古在我国向北开放中更具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完全有条件为国家开放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可以说,担当起中蒙交流合作的先锋,为中蒙友谊增添新动力,内蒙古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首届中蒙博览会以“同行草原·丝绸之路,联结合作发展走廊”为主题,就是要通过举办商贸洽谈、高层论坛等系列活动,完善合作交流机制,深化拓展合作领域,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草原之路”建设,促进互利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我们高兴地看到,参加本届博览会的嘉宾群英荟萃,各国企业参会参展热情高涨。这是一次合作的大聚会、友谊的大交流,必将结出合作与友谊的丰硕果实。各国企业充分利用这个新平台,抓住中蒙全方位合作带来的新机遇,将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内蒙古以博览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蒙古国等国家和兄弟省区市以及海内外企业的合作交流,就能在扩大开放中创造发展新优势、实现发展新跨越,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合作与发展是一个协力共进的广阔舞台,更是一部同频共振的交响乐章。我们相信,通过与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本届博览会将成为一次成功、精彩、难忘的国际盛会,日益开放的内蒙古将成为国内外客商理想的投资热土。预祝首届中蒙博览会圆满成功!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秋意浓
挂国旗 迎国庆
“复活”的居延海
新生开笔礼
金秋阿尔山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妇女的创业乐园
储存牧草好越冬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