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首届中蒙博览会 > 文化交流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蒙古国留学生在内蒙古快乐生活 迷恋美食苦练汉语
内蒙古新闻网  15-10-24 16:31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原标题:迷恋美食苦练汉语——蒙古国留学生在内蒙古的快乐生活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生活的蒙古国留学生图拉每天的生活都从一杯豆浆开始。图拉在中国学习生活已经三年,现在她已经基本上融入中国人的生活。

  “我从小就对中国的一切充满好奇,后来上了大学,恰好有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项目,就选择来中国留学。”图拉说。

  图拉现就读于内蒙古工业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她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蒙古国的发展需要大量有技术的人才,因此来中国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十分重要。

  随着中蒙两国关系进一步加深,两国高等教育方面的合作也有了长足发展。未来5年内,中国每年将向蒙古国提供200个中蒙交流专项奖学金名额,专业涉及教育、地质、建筑、农业等10个学科。至此,中国每年向蒙古国提供的不同形式奖学金名额已逾500个。

  和图拉一样来自蒙古国乌兰巴托的苏龙嘎,目前在内蒙古大学学习金融。喜欢旅行的她,经常组织蒙古国留学生与中国同学一起旅行。

  “来中国的第一年我去了北京、爬了长城,中国人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也做了一回‘好汉’。”苏龙嘎说,她近期的目标是带着父母去苏州、杭州看看,让他们也感受中国的美景。

  当被问到是否习惯在中国的留学生活时,苏龙嘎毫不犹豫地说:“非常习惯”。不仅如此,她还爱上了中国的美食。她希望,回国后做中国菜给家人、朋友吃。

  与她们不同的是,另一位留学生其其格赛汗则将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汉语学习上。

  “汉语对于我们蒙古国学生来说太难了,不仅是语序与蒙古文不一样,有些词的正确发音也不好掌握,还好中国朋友们一直在帮我。”她说。

  蒙古国教育科技文化部副部长巴·图拉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蒙中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富有成效,2015年蒙古国来华留学生就有2000多人,两国多所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希望蒙中教育界的合作能够建立长效机制,继续共同实施一些项目,例如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合作等。(记者勿日汗、哈丽娜)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秋意浓
挂国旗 迎国庆
“复活”的居延海
新生开笔礼
金秋阿尔山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妇女的创业乐园
储存牧草好越冬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