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首届中蒙博览会 > 聚焦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中蒙博览会搭平台 区内外企业抓商机
内蒙古新闻网  15-10-26 10:25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市民佩戴蒙古国展台展示的帽子合影

市民在蒙古国展台尝试拉开弓

市民拍摄兴安盟展台上的人偶

杨坤献唱

  投资合作前景广阔

  首届中蒙博览会,是中蒙两国企业家的共同商机,同样给蒙古国企业带来了展示特色产品的机会。此次博览会上,蒙古国共有150多家企业参展,展品包括羊绒羊毛驼毛制品、皮衣皮件、农畜产品加工品、艺术品等。这些展品大多是纯手工制作,民族元素丰富,受到了首府市民的关注和欢迎。

  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口岸办主任郭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我们内蒙古地区来说,绿色农畜产品深加工、装备制造、能源转化、矿产资源深加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产业都是优势产业,已经很有规模,档次也比较高。希望通过本届中蒙博览会,让有关行业和市场直接对接,坐下来,谈起来,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本届中蒙博览会举办的各项会议论坛上,中蒙投资合作捷报频传,正印证了郭刚的说法。仅在中蒙投资环境与重点项目推荐会一个会议上,来自中蒙两国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建材、采矿业、农畜产品加工、云计算、商贸物流、旅游、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客商就签订了合作协议46项,签约总金额近570亿元。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符太增在会上表示,中蒙两国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各方面合作交流源远流长。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蒙古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和投资国。作为中蒙友好交往的主要省区之一,内蒙古自治区具有与蒙古国交往合作的地缘优势和深厚基础。当前,中蒙合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建议中蒙双方从积极主动地服务两国重大发展战略,着力拓宽投资合作领域,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充分发挥两国企业的主体作用4个方面共同努力。

  本届中蒙博览会已临近尾声,但随着《中国商务部与蒙古国工业部关于联合举办中国-蒙古国博览会的谅解备忘录》的签订,中蒙博览会将作为中蒙投资合作的平台一直举办下去,中蒙投资合作潜力将不断地发掘出来。

  草原文化融入科技元素

  10月25日上午,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一楼东侧,一个展台引起了蒙古国友人的围观。展台展示的是从2006年至今内蒙古天堂草原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多次邀请蒙古国艺人到中国境内参加文艺演出的情况。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听着一个个熟悉的作品,蒙古国友人赞不绝口。

  内蒙古天堂草原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哈斯巴更兴奋地向记者回忆起10月23日上午领导人巡馆的情况:“当时,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蒙古国副总理策·奥云巴特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自治区主席巴特尔等国内外领导路过我们的展台,我们天堂草原新媒体中心《互联网技术+卫星技术+草原文化》主题展吸引了他们的关注,并对我们的工作进行了鼓励。”

  哈斯巴更表示:“如今,我们开始将文化交流活动融入科技元素,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和蒙古国‘草原之路’建设背景下,我们将继续积极推进同蒙古国相关领域的全方位合作,为创造新优势、实现新跨越做出新的贡献。”

  【人物】

  王文彪:邀请蒙古国企业家共同治理土地荒漠化

  本届中蒙博览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表示,沙漠是中蒙两国共同的挑战,同时沙漠又是两国共同的希望。

  王文彪认为,加强中蒙两国企业的互联互通,推动经济交流合作,契合时代发展潮流,契合两国企业发展需求,契合两国10多亿人民的切身利益。无论是中国还是蒙古国,在大力发展经济贸易的同时,都面临着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严重的土地荒漠化问题。历史和实践证明,哪里有沙漠,哪里就有贫困,荒漠化湮没了朔方,埋葬了楼兰古城,曾经人流如织的城市变成废墟,成为中蒙两国共建“一带一路”最大的拦路虎。同时,荒漠又是中蒙两国共同的希望。沙漠荒芜意味着空间资源,沙漠缺雨意味着光热资源,沙漠形成复杂意味着丰富的地下资源,沙漠植被独特意味着珍稀的食药资源。仅光热来说,科学家发现,每平方公里沙漠每年可以生产400万度电,也就是说,一个中国库布齐沙漠,就可以满足全中国1/8的用电量。对于中蒙两国来说,沙漠都是宝库。

  为此,王文彪倡议,中蒙两国企业在大力发展贸易往来的同时,应不断加强生态问题领域的对话交流与务实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更好地分享生态治理经验、共享生态治理技术、扩大绿色产业合作成果。

  【动态】

  中蒙工商峰会签署便利通关合作协议

  10月23日下午,作为首届中蒙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的中蒙工商峰会在呼和浩特市举行。本次峰会以“互联互通,共同的路”为主题,为两国工商企业搭建更好的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推进中蒙共同发展奠定了基础。会上,自治区贸促会与蒙古国工商会签署了便利通关合作协议,中蒙双方还签署了16份经贸合作备忘录。

  会上,蒙古国工商会、韩国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蒙古国内蒙古总商会代表、蒙古国国会议员、中国企业家代表围绕“一带一路”“草原之路”经济战略做主旨发言,探讨中蒙两国工商贸促机构如何发挥服务职能,加强区域合作,共同抵御风险;探讨双方在电子商务、通关便利等方面的合作,推进双方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中蒙两国签约共谋蒙医药发展

  10月23日下午,首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国际蒙医药学术论坛在内蒙古人民会堂召开,两国专家学者围绕传承和保护蒙医药文化、促进蒙医药事业发展进行了交流。同时,中蒙两国举行了蒙医药交流合作签约仪式。

  据了解,内蒙古与蒙古国在医药卫生领域的交流合作有着悠久历史,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区每年派遣蒙医药专家、学者前往蒙古国开展学术交流,搭建起友好合作的桥梁,与蒙古国人民建立了深厚友谊。蒙古国每年有近3万名公民来内蒙古接受蒙医药治疗。我区18个边境陆路口岸,对邻国开展了蒙医药医疗服务和交流。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胡杨秋色
蒙古国商品在首届...
聚焦首届中蒙博览会
秋意浓
挂国旗 迎国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妇女的创业乐园
储存牧草好越冬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