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10月23日一大早,记者乘公交车赶到宁澜南路建设工地。站在原来“罗锅桥”的位置放眼南望,只见工程车穿梭往来,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我们加班加点争时间、抢进度,力争不误通车。”在挡土墙旁支模板的木工师傅王飞虎对记者说。
宁澜南路改造项目是红山区铁南棚户区一期先行启动的市政交通基础工程,全长600米,路宽36米,涉及两座铁路桥和一座市政旱河桥。其中京通铁路下穿隧道框架桥于2014年顶进,今年5月全部完工;市政旱河桥、金剑铜业铁路专用线框架桥分别于今年7月和8月完工。10月2日、3日,整个宁澜南路开始铺油,路面沥青、混凝土施工已全部完工,目前正在施工的是排水沟和路灯等附属工程。随着项目的推进,宁澜南路显现出宽阔平坦的雏形。记者走进挡土墙施工现场,看到工人正在往模板中间浇筑水泥,不时有师傅左瞧瞧、右看看,确保挡土墙笔直且结实。在路旁的一座帐篷前,记者见到了正在施工现场巡视的棚改办工程师于洪伟,他不停地观察、检查,叮嘱大家耐心、细心,赶时间更要保质量。他告诉记者,预计宁澜南路将在11月初开通,届时和铁南大街交会。
多年来,宁澜南路道路狭窄、交通拥堵,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眼下,该路开通在即,由旱河桥向南山延伸,这条路连接了老城区与改造后的棚户区,更连接了老百姓的美好生活。(记者张启民实习生康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