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十个全覆盖”把喀旗王爷府镇的农村装点得格外美丽,秀丽的小村庄,平坦笔直的水泥路,干净整洁的农家院,一系列的变化让村民们惊喜连连,幸福指数攀升。
“我们也想帮村里做点事”
王爷府镇罗营子村是一个贫困山村,这里有一个相对较为繁荣的集贸市场,农产品、土特产品种类多且价格公道,不仅周边的村组到这里交易,连宁城县的百姓也会过来赶集。多年以来,村里都是泥土地,车辆一过,尘土飞扬,弄的人满身都是土。如果一下雨,集市里又是泥又是水坑,不但村民走着不方便,还会把车陷住,让人十分苦恼。从去年开始,“十个全覆盖”工程落地罗营子村,仅仅一年,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集市硬化了,主路和主要街道变成了水泥路,土房土墙改造了,街道整洁了,环境变好了。白宇和闫百坤是该村在外经商的年轻人,去年年底,两人回家过年,看到村里的变化十分震撼,他们一起去了村委会,和村支书表态,“我们也想为村里做点事。”最后他们出了5万元,帮助村里立了标牌、旗杆等,这件事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激励着村民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村里事业的发展上来。如今,罗营子村的卫生环境整治工作已走到了全镇的前列。
“百姓得实惠搞卫生不打赖”
上瓦房村是王爷府镇有名的“老虎街”,因为历史的原因,主街两侧的民房一直以来都是犬牙交错的布局,路面不宽,两侧商铺云集,占道经营、私搭乱建情况严重。一到集市日更乱,商贩们在路边设摊,造成交通拥堵。老百姓编出了这样的顺口溜,“路面净坑包,垃圾满街跑,货物抢车道,想过没处绕”。借助“十个全覆盖”工程,该村街巷得到了硬化,集贸市场也建成了。
为了彻底改变百姓的经营习惯,王爷府镇党委、政府请旗工商局等相关部门协助,抽调镇机关的精兵强将,多次集中整治,下大力量清理私搭乱建现象,把马路集市归进了集贸市场,这条出了名的“老虎街”终于有了规范的经营秩序。为了改变满地垃圾的情况,镇村两级利用“十个全覆盖”工程资金沿街建了垃圾收集点,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引导群众讲究卫生,爱护环境。同时,设立了公益岗位,由卫生员定时清理卫生,引导、支持村里制定《村规民约》,规范村民的卫生行为,划分卫生责任区,各家各户负责清理卫生。这条远近有名、又脏又乱的“老虎街”终于焕发了新颜。老百姓对这样的变化拍手称快,他们又编出了新的顺口溜,“今年有了‘十个全覆盖’,街道、集市全由水泥来覆盖。百姓得到实惠搞卫生不打赖,拿起扫把扫完家里扫家外,垃圾、粪堆、柴草全都清到了街道外,乡村和城里的环境清洁一样没有例外,干部、群众个顶个都喜笑颜开,巴不得明年再有‘二十个全覆盖’,水泥路沟沟叉叉全覆盖,所有的土房全翻盖,‘美丽乡村’建设大步向前迈”。
“感觉越活越年轻了”
杀虎营子村三组的何建华今年50多岁,自从村里建起了小广场,她就成了村里的文化活动骨干,一到农闲时间,就组织村民练健身操,跳广场舞,“以前没地方跳。现在有了文化活动广场,老百姓都愿意到这健身。”何大姐高兴地告诉笔者,“家里有电脑,找到好的视频,姐儿几个边看边学,学会了再教给大家,活动就这样搞起来了。”
杀虎营子村是蒙古族聚集村,发展相对落后。去年“十个全覆盖”工程落地后,在当地很难推进。村支书因工作压力过大,主动提出辞职,村里的所有工作都陷入停滞状态。镇党委、政府从镇机关中选出了得力干部,下派到该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镇政府主要领导也多次亲临一线进行指导和帮助。很快该村停滞的水泥路、文化活动广场等工程如期完工。当地群众享受到“十个全覆盖”项目带来的各种实惠后,自然对新班子赞不绝口。在今年的换届选举中,这位镇干部被当地的党员一致推选为新一届党支部书记,由下派变成了留村,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自从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以来,王爷府镇可以说是村村有故事,各村环境都得到了不同程度地改善,共完成街巷硬化22.3万平方米,连接路硬化51.2公里,主街两侧铺彩砖1.7万平方米,安装路灯327盏,完成土墙改造5.2万平方米,危房改造1150户,建村民文化活动广场1.5万平方米,设垃圾箱339处,新建垃圾收集点168处,新建和维修村级活动场所10处,便民超市、文化活动室、有线电视等基本实现了村村覆盖,各村的变化说也说不尽,村民们的幸福指数得到了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