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赤峰贯彻落实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服务“十个全覆盖”
内蒙古新闻网  15-10-27 17:56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垃圾也多了,大部分人都把垃圾堆在门前和路旁,风一刮,到处都是。自从实施‘十个全覆盖’和美丽乡村建设,村里铺上了水泥路,修了村民广场、花池子和文化墙,放上了垃圾桶,大伙的意识也提高了,这光溜溜的水泥路面,谁也不好意思再像以前那样到处乱扔垃圾了。

  土城子村谱写乡村文明曲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垃圾也多了,大部分人都把垃圾堆在门前和路旁,风一刮,到处都是。自从实施‘十个全覆盖’和美丽乡村建设,村里铺上了水泥路,修了村民广场、花池子和文化墙,放上了垃圾桶,大伙的意识也提高了,这光溜溜的水泥路面,谁也不好意思再像以前那样到处乱扔垃圾了。”喀旗牛家营子镇土城子村9组村民张树伶感慨地说。

  近年来,喀旗牛家营子镇土城子村坚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弘扬良好村风民风、大力推进民主管理为重点,深入实施乡村文明行动,村民邻里和谐、安居乐业,乡村文明蔚然成风。

  加大环境综合整治。该村坚持把村容村貌整治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组织实施以整治脏乱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的乡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大力推进村容村貌建设,在村主要街道和各自然营子设立100多个垃圾桶,建立14处地坑式垃圾箱,并成立一支12人组成的专业环卫队,购置2辆挂桶式垃圾车和2辆摆臂式垃圾车,洒水车1辆和人力垃圾清运车5辆,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全村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

  建立健全村规民约。该村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积极健全村民议事会制度,村内重大村务、财务事项都要经过村民议事会投票表决。同时定期召开村民议事会,讨论村内重大事项,审议村“两委”工作,商议近期工作,务求群策群力。制定村民孝道制度,将村民道德公约、家庭道德守则、父母守则、儿女孝道守则、媳妇孝顺守则纳入村规民约,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大力弘扬传统美德。该村把村道德讲堂作为传播文明礼仪、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定期组织群众观看道德文化视频,邀请专家讲座,组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现身说法,传递孝德。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广泛开展“好公民”、“好婆婆”、“好媳妇”、“好邻居”、“好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道德模范,进一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记者李富马文基)

  电视频道多看病不出村

    “现在是吃上自来水,走路不沾泥;电视频道多,娱乐有场地;看病不出村,买货有商店……”说起“十个全覆盖”工程,松山区王府镇牛家营子村的村民正用新学的打油诗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过去,牛家营子村村民业余生活十分单调,尤其是农闲时候,大伙只能聚在一起唠家常、搓麻将、打扑克。如今村里新建的休闲广场成了大家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一到晚上,村民有的到广场上的石桌石凳上下棋,有的则在广场上扭秧歌、跳健身操,为此村里还成立了秧歌队、广场舞队。只见广场上灯光明亮、舞曲悠扬,村民的夜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组织者陈有峰说:“这么惬意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多亏了‘十个全覆盖’工程让我们生活越来越幸福。”

  牛家营子村紧邻国道111线,2014年就被列为赤峰市市级示范村,借助这一契机,该村不断改善村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大力实施危房改造、街巷硬化、院墙改造、绿化美化等工程。目前已改造危房22户,维修加固危房60间,硬化街巷3公里,新修院墙700延长米,钢筋围栏320米,建高标准垃圾点2处,完成主街道两侧美化、绿化2500米,栽植绿化树310株,修建路边长城垛和花池子1500米,更换个体工商户牌匾80块,对街面两侧7000平方米的墙面进行彩色喷绘,新建文化宣传墙300延长米。同时,建起了“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为村民办事提供方便。(通讯员赵宏亮)

  用我的辛苦换你的幸福

    自“十个全覆盖”惠民工程提质扩面攻坚战打响以来,克旗宇宙地镇干部群众积极响应“大干六十天,幸福全覆盖”的号召,深入工程建设现场,与工程队同谋划、同设计,与广大群众同劳动、同作息,以干部的辛苦换取群众的幸福。

  每天早晨6点,干部们便奔赴施工现场,投入到一天的工程建设中。危房重建现场,当铲车平整完杂乱的场地,镇干部抓紧时间拉直线、量距离、定点、挖坑、打预埋件;破旧房屋拆除现场,干部、职工群众一起清理杂物,上房顶拔钉拆房盖,整个拆除过程井然有序,灰尘铺面而来,每个人身上落满了土,但是大家不怕脏、不叫苦、不喊累;街巷硬化场地,一段又一段通向老百姓心坎的街道在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一直铺到了群众的家门口。刘营子村的徐瑞春高兴地说:“‘十个全覆盖’把家门口的巷道给建得挺板正、挺漂亮,我心里挺满足。”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干部一边铲土,一边说道:“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们必须起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参加‘十个全覆盖’工程,锻炼了我们的队伍,让我们接了地气,和老百姓的心离得更近了。”群众们看到干部很累,热情地招呼他们进屋喝一碗水,或者开个大西瓜,干部们歇息的时候也不闲着,一边聊天,一边讲解“十个全覆盖”政策。

  截至10月25日上午8时,工程已经顺利完成了危房改造298户,正在施工69户,街巷硬化完成82371.43平方米新开工86697.5平方米,土墙改砖墙完成22126.47延长米,正在施工1936延长米。(通讯员段瑞淑)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胡杨秋色
蒙古国商品在首届...
聚焦首届中蒙博览会
秋意浓
挂国旗 迎国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妇女的创业乐园
储存牧草好越冬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