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满洲里市人民检察院10月26日电(通讯员:徐庆礼周甦文)为进一步监督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开展,不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机制,有效预防和减少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监督社区矫正工作依法、公正实施,满洲里市人民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紧紧抓住监督的重点,做到五个“紧盯”,努力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能力。
紧盯宣教不放松。定期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法制宣传教育,集中或个别谈心活动,主动了解矫正象的思想动态和矫正情况,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生活困难,促使社区矫正人员真诚悔罪,重新树立生活信心,早日回归社会,努力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的发生。
紧盯档案不放松。按照“一人一档”的要求,在各辖区内进行排查,做到不漏一人,全部建档。同时采取“六见面”,检查监督个人档案管理情况,看文书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完备、资料是否真实,督促科学建档、规范建档,为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六见面”即在每个社区矫正对象的档案里面要见到判决书、裁定书、执行通知书、矫正对象情况登记表、矫正方案、谈话笔录、思想汇报。
紧盯帮教组织不放松。深入各司法所、派出所或社区,查看帮教组织是否建立,运行情况是否良好,发现帮教组织不健全,处于瘫痪状态的提出整改建议,限期整改,直到形成帮教体系,真正发挥帮教组织的作用。目前,各社区帮教组织均得到落实,全部正常运行。
紧盯帮教活动不放松。紧盯社区矫正人员帮教活动的全过程,主要监督是否存在渎职、侵权、违纪等五种情形,促使执行机关严格执法,切实履行矫正职责,确保社区矫正工作阳光、有序、健康运行。
紧盯协调联络不放松。建立了与公安、法院、司法局等社区矫正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解决社区矫正领域易发、高发的问题,交流社区矫正信息,确定社区矫正部门每月核实一次入矫、解矫情况,实行自查与检查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达到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无缝隙、全覆盖链接管理。
据悉今年1—10月该院专门组织人员对满洲里市非监禁刑执行情况进行了2次全面监督考察,发现有2名监外执行罪犯脱管漏管,该院已向相关单位发出了书面检察建议,要求将脱管漏管的监外执行罪犯纳入监管范围后,移交社区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