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的美丽青城,在收获的季节敞开怀抱迎来八方宾朋。
10月23日至27日,自治区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效果最为显著的对外开放盛会——2015年首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隆重召开。
这一刻,内蒙古令世人瞩目。
这一刻,一个崭新的平台已然搭起。
在这个携手合作、互利共赢的新平台上,8000余名国内外嘉宾共同见证:中国和蒙古国心手相牵,共同绘出一幅“开放包容、突出中蒙、面向周边、辐射全球”的精彩画图。
“同行草原·丝绸之路,联结合作发展走廊”这一主题,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深化中蒙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秉天时、得地利、应人和。中蒙博览会的成功举办,顺应了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契合了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开幕式主旨演讲中说,中蒙两国地理相邻、经济互补,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举办首届中蒙博览会,是中蒙双方落实两国元首共识的重大举措,也是深化双边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
共同开辟两国关系新前景——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就是中蒙双边关系的历史性定位。
蒙古国副总理策·奥云巴特尔在中蒙博览会开幕式上表示,感谢中方在过境运输方面给予的便利,蒙方愿积极参与中方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运输带”的倡议,共同推进亚欧跨境铁路运输。
在实现共同振兴和发展的宗旨面前,中蒙双方心相近、情相系、利相融。
博览会开幕的当天下午,中蒙双方就迎来了本届博览会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与蒙古国工业部关于联合举办中国—蒙古国博览会的谅解备忘录》。
签署备忘录的蒙古国工业部部长额尔登巴特激动地说:“首届中蒙博览会只是一个开始,今后每两年将举办一届中蒙博览会,形成长效的交流机制和全方位合作的新平台。我对2017年的中蒙博览会充满了期待,到那时,我还会再来!”
在中蒙投资环境与重点项目推介会上,蒙古国大呼拉尔委员桑·宾巴朝克特表示,中蒙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久即举办中蒙博览会,恰逢其时、非常必要,将为深化两国和地区间合作发挥重要作用。
多年来,中蒙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非常广泛,保持着长期稳定的经贸合作关系,这是双方的共同愿望。
在中蒙博览会中方执委会副主任、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主任包满达看来,本届博览会是一次对内对外的双向开放,对于内蒙古树立全面开放意识,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将产生深远影响。
在各类洽谈与论坛中,中蒙技术转移暨创新合作大会的主题十分抢眼:“弘扬丝路精神,传承友谊,深化合作,协同创新,共同发展”。中国科技部副部长侯建国说,中蒙双方已经在草原畜牧业等领域开展了多项双边科技合作,下一步就是要以科技创新联结中蒙两国合作发展走廊,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中蒙博览会中方执委会副主任、自治区商务厅厅长孙炜东表示,通过中蒙博览会这个平台,各国各界的高端人士聚集在一起,大家畅所欲言,互相交流,产生共识,为进一步合作贡献智慧和力量。只要把“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草原之路等重大战略对接好,就一定能够开创交流合作的新局面,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首届中蒙博览会,无穷的魅力让人折服。数字是最有力的佐证:投资贸易洽谈的合作项目协议投资额达到1485.9亿元;会议论坛共签署合作协议或备忘录39份;展览展示期间,观展人数达到80多万人次,现场交易额及意向协议6亿多元人民币。而在观众最钟爱的中蒙文化交流活动周上,开幕式晚会、中蒙歌会、国际蒙古舞蹈展演等文化交流活动精彩连连,一场又一场艺术盛宴让观众大饱眼福。
分享发展经验,共谋美好未来。在首届中蒙博览会完美落幕之际,我们相信,它必将在“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以及提高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外向度等方面,发挥积极而深远的重要作用。
正如策·奥云巴特尔所言,首届中蒙博览会是蒙中两国友好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蒙古国与内蒙古自治区互利合作迈上新台阶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时间见证成果,也昭示未来。在未来的日子里,中蒙两国的友好合作必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为中蒙两国人民造福。(记者王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