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草原儿女赞 > 草原儿女赞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好牧民”刘巴彦尔:一句承诺十载风霜
内蒙古新闻网  15-10-28 11:09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只有小学文化的蒙古族汉子刘巴彦尔,是一名普通牧民。早些年,刘巴彦尔的父亲因生意失败,欠下40万元的债务,不堪打击,于2003年郁郁而终。面对父亲留下的40万元债务,他毅然扛起了巨额债务和家庭重担。一句承诺十载艰辛,他没日没夜地辛苦劳动,历时十年,终于走出困境,还清了父亲生前所欠全部债务,迎来幸福生活。2015年1月,刘巴彦尔荣登“中国好人榜”。

  父亲去世,母亲年迈多病,面对巨额债务和接二连三的打击,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担当。历时十年,他终于走出困境,还清了父亲生前所欠全部债务,迎来幸福生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诚实守信。人无信则无以立,人无信则无以行。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展旦召苏木,一位名叫刘巴彦尔的蒙古族牧民替父还债的感人事迹在十里八村广为流传。周边认识他的农牧民,都竖着大拇指夸赞他:是个铁肩担信誉的硬汉子。

  一句承诺十载风霜 替父还债只为问心无愧

  1994年,刘巴彦尔的父亲为改善家庭生活,举债10万元,购买了运煤车,开始了自己的“养车”生涯。虽然苦心经营,但未见任何效益,反而又欠下近30万元债务。生意遇挫,再加上背负巨额的债务,刘巴彦尔的父亲于2003年郁郁而终。面对摆在眼前的一切,这个蒙古族汉子,没有选择逃避,“父亲的债务我来还!”刘巴彦尔用掷地有声的承诺向所有债主做出答复。从2004年到2013年的漫漫十年还债路上,刘巴彦尔和妻子没日没夜地辛苦劳动。在种地、养羊之余,刘巴彦尔还养过鱼、养过猪、卖过鸡蛋。只要能挣钱,他们都卖力去干,只要手上有些钱,就会想着尽快去偿还一些债务。为了多还点钱,刘巴彦尔和妻子种着100多亩地,夫妻俩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到地里干活,中午时候就在地里凑合吃口干粮。在以前,因为缺少大型机械,地里劳作全靠人力。每年别人家都已经收完粮食回家歇着了,刘巴彦尔夫妻俩掰玉米一直得掰到冬天。由于粮食价格低,虽然运粮车辆排成了长队,收入仍然很微薄。实在拿不出钱的时候,刘巴彦尔就用自家的麦子和玉米偿还债务。2005年,刘巴彦尔将自己的一部分土地承包给他人,十几万元转租费全部偿还了债务。为了生活,刘巴彦尔修过三轮,搬过砖头,什么苦累活儿都干过,还落下了一身病。贫穷和苦累并没有让刘巴彦尔放弃替父还债的决心,双手一年比一年粗糙,欠条却一年比一年减少。

  没借条也要凭良心还债 欠下别人的就一定还

  刘巴彦尔的父亲以前借钱一般是春天借,秋天还,借给他钱的人也都是乡里乡亲、亲朋好友。所以,刘巴彦尔父亲所欠的债务里有将近一半是没有借条的。

  2007年5月,曾经有人上门来索债,开口就是2万块,却拿不出任何凭据。有人对刘巴彦尔说,这样的讨债无凭无据,有可能是骗局,完全可以不理。但是刘巴彦尔坚定地说:“这笔债务我有印象。我凭着良心还债,为的是维护父亲的信誉,不能有一点侥幸,让父亲的信誉受损。”他硬是想办法,东挪西凑,将这2万块钱如数还上。

  艰辛的生活早已成为一种回忆,而诚实守信却转化成一笔精神财富。“我给我的娃娃也做个榜样,让她多会儿也记得,做人得有诚信,做个清清白白、堂堂正正的人。”刘巴彦尔先后荣获达拉特旗“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第四届鄂尔多斯市“诚实守信”道德模范,2015年1月,刘巴彦尔荣登“中国好人榜”。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胡杨秋色
蒙古国商品在首届...
聚焦首届中蒙博览会
秋意浓
挂国旗 迎国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探秘大自然
醉美深秋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