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修改后的《食品安全法》开始施行,新法就如何对网络食品交易等新兴食品经营业态进行监管,如何重点监管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等特殊食品均做了明确规定。同时意味着网络上售卖食品不再是想卖就能卖了。这一新规的实施,将进一步规范网络食品安全,也让广大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多了一份保障。
新《食品安全法》规定,从本月开始,网上的食品经营,不仅要实名登记,而且要依法取得许可证。这就意味着即使在微信朋友圈匿名叫卖土特产、自制食品等,也可能会被归为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对于为卖家提供交易平台者,如果未履行登记、审查责任的,可能将面临最高20万元的罚款。
就新《食品安全法》的实施,记者走访了我市几位专门在微信朋友圈中出售现做蛋糕和进口食品的朋友,他们称,还没听说微商需办理营业执照。但对于国家出台这样严厉的《食品安全法》都表示赞同,受访者坦言,微商队伍的确良莠不齐,其中不乏不良商家,修改《食品安全法》是规范电商、微商,使其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做微商一年多了,我认为持证上岗是规范行业的必经之路。”一位受访者说。
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等特殊食品是监管重点
网上最热销的婴幼儿配方食品是新《食品安全法》监管的重点。新法明确规定,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实施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对出厂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实施逐批检验,保证食品安全。新法还特别规定,不得以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同一企业不得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
据了解,增加这一规定,主要是考虑采用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最主要的问题是分装容易引起二次污染,特别是一些不法分子在分装过程中非法添加、以次充好。另外,禁止婴幼儿配方乳粉分装行为,还可以鼓励国内生产企业集中力量提升研发能力和生产的技术水平,进一步保障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对于这一规定,很多经常从网上大量购买奶粉的妈妈们都拍手称赞,认为以后从网上买奶粉就能放心许多了。此外,保健食品近年来广泛受到社会各界诟病。修改后的《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应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赔偿最低额度1000元
新《食品安全法》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此外,当消费者发现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时,除了正常索赔外,可向生产者或经营者要求价款10倍或损失3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1000元时,按1000元计算。同时,新法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罚款标准大幅提高,财产处罚数额上限由10倍提高到30倍,罚款数额由最高5万元提高到15万元。正因为有了这样严格的惩罚制度,新《食品安全法》又被称之为“史上最严”。(记者云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