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28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第一督查组对赛罕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近年来,赛罕区出台了一系列教育优先发展的有效措施,加大财政投入和工作力度,记者跟随国务院教育督导组一起来到黄合少镇讨思浩小学、航天小学和中学、巴彦镇名言小学以及呼和浩特市区多所小学进行了走访。
19所学校有了特色设备配置
在黄合少镇讨思浩小学,布置温馨的心理咨询室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色彩柔和的桌椅、蜡笔、绘画纸、图书,供等候的学生使用。整体柔和的色调使咨询室显得温馨、亲切,“这样布置会让来访或等候的学生感觉轻松,包括咨询室的光线也要比较柔和。”心理咨询室的老师说。
在航天小学的体育活动室,小学生们正在进行激烈的乒乓球比赛,一个个红扑扑的脸蛋,聚精会神看着乒乓球的方向,还有不少同学在旁边大喊“加油”。
在锡林南路小学,督导组一行对特色办学、兴趣社团、科学实验、心理咨询等进行检查,对该校航模教室、书法教室、图书阅览室、足球俱乐部、电子备课室、海模车模训练场等各功能教室进行了检查指导,尤其是对特色办学“科技体育活动中心”——航空模型、航海模型、车辆模型、建筑模型、创意科教模型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介绍,今年,赛罕区在标准化配置的基础上,共投入资金1637万元,为赛罕区属19所学校进行了特色设备配置,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九中学有了创新教室、第三十五中学有了数字历史国学堂,大学路小学有了乐高科技活动教室,南门外小学有了新能源创新实验室,巨华小学等多所学校有了录播教室等。
关停取缔412家小饭桌
记者观察到,所到的每一个学校,校门口都有身穿制服的护卫人员,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在巴彦镇名言小学,学生们正在上大活动课,转呼啦圈、跳绳、打篮球、踢足球……
航天中学的食堂规模几乎等同于大学校园中的食堂,“我们食堂很先进,有高级加工设备,今年我们学校人虽然比往年多,但食堂一点都不乱。”初三年级同学王严东说。
2012~2014年,赛罕区共安排预算资金1462.8万元为区属各中小学幼儿园配备铁甲护卫、增配校园安保器材,加强校园安防力量。定期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2014年率先在呼和浩特市开展小饭桌规范管理工作,完成整改规范合格小饭桌736家,关停取缔412家。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有了保障
对于家住金桥开发区馨康家园的郝翠萍来说,今年女儿顺利入学是她最高兴的事。郝翠萍从乌兰察布来呼打工已经5年多了,她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上学问题。今年7月,她听说在大台回迁小区建了一个大学路小学滨河校区,她还记得,到那里报名的时候,只需要租房合同或者购房合同、户口复印件和身份证复印件就行,“我们外地人的孩子也能就近入学了,还上的是好学校,当时真有些不敢相信。”郝翠萍对记者说。
赛罕区制定出台了《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管理办法》,对随迁子女实行就近入学,并在学籍管理、评优奖励、“两免一补”等方面享受同城待遇。2014年,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学位6930个(其中小学5681个、初中1249个)。
赛罕区教育局副局长武俊屹表示,本次赛罕区申报了2014年“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是代表呼和浩特市迎接国务院教育督导组评估认定。为了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目标,近期,赛罕区委、区政府按照建设标准,积极争取资金,又投入近1.2亿元,为全区52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配备各类教学设备。(记者 李 丽)
相关新闻
全区25个旗县申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新报讯(记者周 婷) 10月28日,记者从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目前,内蒙古共有25个旗县(市、区)申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10月31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派往内蒙古的10个督导检查组,将反馈本次评估认定的结果。
据了解,此次申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旗县(市、区),分布在呼和浩特、包头、呼伦贝尔、鄂尔多斯等10个盟市。在各地评估认定期间,督导检查组听取受检地区政府汇报、查阅有关资料、召开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并随机抽取8所学校进行实地查看,从而全面考查当地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校际均衡情况、政府努力程度和公众满意度的达标情况。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及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规定,10月31日,10个督导检查组将在呼和浩特召开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反馈会,届时将宣布对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等25个旗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的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