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汉旗水利局山湾子水库灌区管理处,抓住“全面深化改革”契机,对小山灌区实施了灌区改革和节水改造,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有效提高了服务水平,辖区实现全面节水,降低了灌溉成本,扩大了灌溉面积,“两改一提高”保证了农民用上及时水、实惠水。
实施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小山电力扬水灌区建于1975年,经过38年运行,工程老化失修,灌溉水跑冒滴漏严重,灌溉保证率低。2014年初,旗政府批准将灌区由古鲁板蒿乡划归山湾子水库灌区管理处管理,实现由“社管”变“国管”。灌区管理处投资120万元,新建管理房700平方米,办公条件得到了改善。在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下,相继实施了工程产权制度改革。长期以来,小山灌区工程产权不明晰,使用权不明确,工程处于有人用、没人管、没钱管的境地。小山灌区积极开展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明确了灌区水利工程的产权和使用权,落实主体责任,谁使用、谁管理、谁受益、谁维护。解决了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主体缺失问题,实现了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实施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多年来小山灌区一直按亩收水费,由于大水漫灌,水资源浪费惊人。通过改革建立水价形成机制、节水奖励机制和精准补贴机制,由按亩收费改按方收费,制定合理的水价,实施计量收费,发挥水价的杠杆作用,增强了用水户的节水意识,达到了节约用水和减轻农民负担的目的。组建了小山灌区服民、周兴、江赫、润泽四个灌溉用水专业合作社,通过建立农民用水合作社,组织农民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用水管理、工程管护,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改革的积极性。小山灌区实现了灌区管理单位、灌溉用水专业合作社、用水户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全面实施节水改造工程。灌区管理处积极争取资金,加大灌区节水改造力度,修建计量设施140座,新建和改建支渠进水闸、节制闸、分水闸140座,斗渠分水口3568座,斗渠农桥16座,渠道衬砌32公里,维修改造二级扬水站11座。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提高了灌区的供水能力,打通了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农业开发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投资1400万元,改造扬水站一座,干渠防渗衬砌7公里,渠道整治7公里。
“两改一提高”使小山灌区焕发出勃勃生机,提高了水的利用系数,提高了灌区服务能力。今年春季灌溉由30天减少到25天,农业水费首次实现100%计收。在原有有效灌溉面积的基础上,增加灌溉面积1.3万亩,灌区年节水173万立方米,粮食平均亩产由502公斤提高到602公斤,年增加粮食总产量73.06万公斤,年增加经济作物产量37万公斤,年增加产值313.6万元。(驻站记者杨晓天通讯员孙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