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小山灌区“两改一提高”焕发新生机
内蒙古新闻网  15-10-29 18:08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敖汉旗水利局山湾子水库灌区管理处,抓住“全面深化改革”契机,对小山灌区实施了灌区改革和节水改造,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有效提高了服务水平,辖区实现全面节水,降低了灌溉成本,扩大了灌溉面积,“两改一提高”保证了农民用上及时水、实惠水。

  实施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小山电力扬水灌区建于1975年,经过38年运行,工程老化失修,灌溉水跑冒滴漏严重,灌溉保证率低。2014年初,旗政府批准将灌区由古鲁板蒿乡划归山湾子水库灌区管理处管理,实现由“社管”变“国管”。灌区管理处投资120万元,新建管理房700平方米,办公条件得到了改善。在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下,相继实施了工程产权制度改革。长期以来,小山灌区工程产权不明晰,使用权不明确,工程处于有人用、没人管、没钱管的境地。小山灌区积极开展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明确了灌区水利工程的产权和使用权,落实主体责任,谁使用、谁管理、谁受益、谁维护。解决了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主体缺失问题,实现了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实施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多年来小山灌区一直按亩收水费,由于大水漫灌,水资源浪费惊人。通过改革建立水价形成机制、节水奖励机制和精准补贴机制,由按亩收费改按方收费,制定合理的水价,实施计量收费,发挥水价的杠杆作用,增强了用水户的节水意识,达到了节约用水和减轻农民负担的目的。组建了小山灌区服民、周兴、江赫、润泽四个灌溉用水专业合作社,通过建立农民用水合作社,组织农民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用水管理、工程管护,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改革的积极性。小山灌区实现了灌区管理单位、灌溉用水专业合作社、用水户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全面实施节水改造工程。灌区管理处积极争取资金,加大灌区节水改造力度,修建计量设施140座,新建和改建支渠进水闸、节制闸、分水闸140座,斗渠分水口3568座,斗渠农桥16座,渠道衬砌32公里,维修改造二级扬水站11座。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提高了灌区的供水能力,打通了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农业开发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投资1400万元,改造扬水站一座,干渠防渗衬砌7公里,渠道整治7公里。

  “两改一提高”使小山灌区焕发出勃勃生机,提高了水的利用系数,提高了灌区服务能力。今年春季灌溉由30天减少到25天,农业水费首次实现100%计收。在原有有效灌溉面积的基础上,增加灌溉面积1.3万亩,灌区年节水173万立方米,粮食平均亩产由502公斤提高到602公斤,年增加粮食总产量73.06万公斤,年增加经济作物产量37万公斤,年增加产值313.6万元。(驻站记者杨晓天通讯员孙鹏飞)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电供暖
胡杨秋色
蒙古国商品在首届...
聚焦首届中蒙博览会
秋意浓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探秘大自然
醉美深秋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