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破世界纪录 草原新星李靳宇闪耀冬运赛场
内蒙古新闻网  16-01-23 09:37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破世界纪录 草原新星李靳宇闪耀冬运赛场

爱笑的姑娘李靳宇

李靳宇(左一)登上领奖台

  连日来,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在新疆乌鲁木齐激战正酣,1月21日在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中上,鄂尔多斯队小将李靳宇以2分16秒202获得亚军并打破世界纪录,为内蒙古夺得首枚奖牌。今年只有14岁的李靳宇,成为本届冬运会短道速滑赛场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众多媒体争相追逐……

  冉冉升起的新星

  本届冬运会前,李靳宇并没有什么名气,但是经过一场非比寻常的比赛后,李靳宇已被全国短道速滑爱好者们所熟知。

  2001年出生在冰城哈尔滨的李靳宇目前注册在鄂尔多斯,已成为内蒙古短道速滑队不可多得的人才。本届冬运会规定16~18岁选手可以参加青年组,但是只有14岁的李靳宇不符合要求,只能参加成人组比赛,与范可欣、周洋等众多国手名将一决高下。

  李靳宇参加了本届冬运会短道速滑500米、1000米、1500米和3000米接力项目比赛。21日,在1500米赛前热身时不慎滑倒摔在围栏上,李靳宇右手受伤。不过她并没有退缩,打着夹板带伤参加了半决赛争夺,并以小组第二名成功挺进决赛。在决赛9名选手中,年龄最小的李靳宇排在第二道,出发后她紧紧跟随在第一集团,并在比赛中段排在第一位。直到最后一圈李靳宇才被世锦赛冠军、奥运会亚军范可欣超越,范可新以2分16秒024的成绩摘得冠军并超越周洋此前创下的2分16秒729的世界纪录。李靳宇以2分16秒202获得亚军,同样超了世界纪录。赛后,李靳宇对记者说:“比赛前我没有想那么多,只想好好滑,顺利完成比赛就可以了。不过在滑到最后3圈时体力透支了,教练在场边大声呼喊,让我又重新鼓足了勇气。”

  练习速滑近10年

  比赛中的李靳宇霸气十足,不给对手留任何机会,场下戴着一副眼镜的李靳宇却十分腼腆,业余时间喜欢看日本动漫。

  很多选手比赛时都选用风镜,然而李靳宇却戴着一副黑色边框的近视镜,让现场观众一眼就认出来了。“我眼睛近视有500~600度,之前也带过风镜很不习惯,最后又换回近视眼镜了。”李靳宇说。别看李靳宇只有14岁,练习短道速滑快10年了,她告诉记者:“小时候身体不是很好,家人让我从3岁开始学习轮滑,后来转到短道速滑,达到现在的水平我也没有想到。”与记者的聊天中,李靳宇脸上一直挂满笑容,“为提高技术,每天我都要在冰上练3个小时。可是相比较其他女生,我年龄还小,我喜欢看日本动漫,尤其是柯南。”

  初生牛犊不怕虎

  对14岁的李靳宇来说,全国冬运会只是她成长路上的一道关卡,并不是她的终极目标,她希望今后能入选国家队,代表祖国站在冬奥会最高领奖台上。

  李靳宇是一名比赛型选手,在场上快如闪电,面对国手也没有任何胆怯。“场下和范可欣、周洋等名将坐在一起还是有压力的,不过一到赛场上压力就没有了,心里想得就是滑好比赛,谁在身边我不会去管。”李靳宇说。

  对今后的目标,李靳宇表示:“短道速滑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这次比好了,下次未必能有这样的成绩。但是我还有很多时间去提高自己。短道速滑选手的黄金年龄在20多岁,我希望能在2020年全国冬运会上有所突破,另外希望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站上最高领奖台。”(文·摄影/特派记者牛天甲)

  【帅论】

  赵淑琦:为内蒙古培养出更多好苗子

  “内蒙古短道速滑队有20多名运动员,潜力都很大,我希望能够为内蒙古培养出更多全国冠军乃至世界冠军……”内蒙古短道速滑队教练赵淑琦1月22日对记者说。

  本届冬运会,赵淑琦带领的内蒙古速滑队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在东三省把持了很久的领域里,突出重围,为内蒙古夺得首枚奖牌。2012年我区重新恢复冬季项目,年逾五十、曾为黑龙江黑河市短道速滑队主教练的赵淑琦开始担任内蒙古短道速滑队主教练,并带来不少优秀的短道速滑选手,其中就包括李靳宇。对今后的目标,赵淑琦说:“现在队中有很多有潜力的选手,希望他们能尽快成长为家乡争夺荣誉。”(特派记者牛天甲)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根河市现-47.8℃极...
“非遗”年货传承...
严寒砺精兵
下基层“种文化”
丰收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品茶香 学文化
走在脱贫致富的路上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