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预期目标为12%,较2015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回调2.5个百分点。这一预期目标,引起了两会代表与委员们的关注与思考。
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影响经济稳定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增速回调会对全区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今年我区的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目标尽管较去年有所回调,但投资的力度将不会减弱,因为去年全区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总体盘子大了。”包振玉代表说。
包振玉所说的“盘子大”是毋庸置疑的。“十二五”期间,我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万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6倍,年均增长18%。
“进入经济转型期,持续在高基数上实现高增长是不现实的。去年我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13824.76亿元,今年12%的增长目标是处于合理区间的中高速增长速度,是我区在经济新常态下一个积极、主动的投资增长预期目标。12%这一目标也完全契合了2016年全区政府工作整体要求中‘落实宏观政策要稳’的总体思路。”包振玉分析。
针对固定资产投资预期目标增速回调,赵云平委员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今年我区投资增速回调,与大环境下传统行业产品需求放缓以及自身投资结构单一有密切关系,但更重要的是,这是我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积极化解结构性产能过剩的结果,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经过程,与国家宏观调控方向相一致,与市场需求变化相吻合,与我区经济发展实际相对应。
合理的投资预期增长目标有了,落实的步伐也要铿锵有力,真正做到“产业政策要准”,使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有效发挥。
对于这一点,包振玉作为通辽市市长成竹在胸。今年,通辽市计划固定资产投资1400亿元以上,包括通辽至京沈客专连接线、两条高速公路、扎鲁特旗至山东青州的特高压外送通道、铝工业新材料产业、玉米生物技术产业以及“十个全覆盖”工程等重大项目投资。
“这些投资项目的扎实推进,对通辽市全面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特别是补短板这一任务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将积极有效地助力我区经济实现稳增长。”包振玉说。
稳投资重在增效益。赵云平与包振玉所见略同。
“2016年,我们要将精力更多地放在提高固定资产投资质量效益和推动投资结构优化上,力求在新兴产业领域寻找投资突破口,在改善投资结构、提升投资效率等方面有新作为,以此增强投资对全区经济增长的持续带动力。我们要坚定稳投资的战略信心,坚持‘补缺增效’稳投资,加大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的投资,切实提高投资效益,更好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促进我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总经济师,赵云平积极而客观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融媒体两会报道组记者 王连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