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2016内蒙古两会 > 代表委员访谈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政协委员兰云峰:添新绿 创新城
内蒙古新闻网  16-01-25 11:16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乌兰察布长期以来给人留下的印象是:穷山、恶水、风沙大。然而近年来,这种印象正在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天蓝、草绿、水清、空气新鲜。”谈到家乡的变化,政协委员兰云峰脸上洋溢着喜悦。

  乌兰察布十年九旱,自然立地条件较差,“地下无宝,地上无草”曾是这座城市的真实写照。特别是全市地下玄武岩覆盖面积大、岩层深厚,地表土层浅薄,土壤贫瘠干旱,年均降水量仅340mm,年均蒸发量近2000mm。曾经一段时间地表植被稀疏、土壤沙化严重,境内沿阴山北麓形成一条东西长300公里、南北宽50公里的风蚀沙化带,被国家确定为京津风沙源重点治理区之一。绿色生态是乌兰察布人民一直以来的不懈追求。

  几年来,乌兰察布紧紧围绕“建设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目标,以大规模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为推动力,坚持不懈推进园林绿化工作,着力构建城市空间与园林绿地相互渗透的城市山水园林生态体系,打造了一座“玄武岩上的园林城市”。

  兰云峰说:“昔日臭水熏鼻、乱石横杂的霸王河,目前已形成长14公里、宽300米的水域景观带,两岸绿化带宽700米、绿化面积650万平方米。占地6.5平方公里的白泉山公园,集休闲、健身、娱乐、旅游和文化于一体,树木繁茂、绿波荡漾,成为名副其实的‘城中绿岛’。卧龙山曾是集宁严重的风沙源,在水保造林工程中,800多万立方米弃土被填埋深坑,1.7万名干部职工上山义务植树,硬是让满目疮痍的卧龙山变成了人们郊游的好去处……在人们惊喜的目光中,一座‘三山’矗立,‘两河’蜿蜒,不仅成为乌兰察布的绿色地标,更形成城市‘绿肺’,滋润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城市绿化是有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它标志着城市的发展水平,关乎着老百姓的幸福指数。眼下走在集宁区的大小路上,街道两边树木和花草,步步见绿、路路有景的园林绿化景观,让人心情舒畅。

  “看今日集宁中心城区,园林绿化铺展开鸟语花香、绿染山城的美丽画卷。我相信,随着自治区和乌兰察布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座建在玄武岩上的园林城市还将展现出更加亮丽的景致。”兰云峰自信的告诉记者。(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报道组记者 巴菊媛)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根河市现-47.8℃极...
“非遗”年货传承...
严寒砺精兵
下基层“种文化”
丰收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品茶香 学文化
走在脱贫致富的路上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