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2016内蒙古两会 > 代表委员访谈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郑晓林代表:好日子让人更爱美
内蒙古新闻网  16-01-25 11:26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融媒体报道组记者 范悦怡)在大兴安岭西南麓,距离兴安盟白狼镇8公里的地方,坐落着一个不大却远近闻名的小村子——鹿村。

  这里森林覆盖率接近90%,蓝天白云,空气清新。

  每年7月到9月,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此赏美景、尝美食,这些徜徉于原生态自然美景中的游客可能很难想象,坐拥这样一块“宝地”的小村庄其实是转型阵痛后的产物。

  事实上,再往前推十几年,鹿村还并不存在。国家开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后,当地的白狼林业局每年3万多立方米的采伐任务锐减到6000立方米左右,多数生产单位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大量林业富余职工面临转产。

  面对转变,林业人开始寻找出路,他们发现,马鹿和梅花鹿耐寒性强,适应当地气候,同时兼具经济价值高、饲养成本低的特点,于是他们决定靠养鹿闯出一条路来。

  如今,曾经的林业人成为了养鹿人,自治区人大代表、鹿村党支部书记郑晓林介绍,鹿村因鹿而建,缘鹿而兴,村民大都是林业职工,现在家家养鹿。

  养鹿也使村民们走上了致富路,谈及村里经济发展的转变,郑晓林为记者举了一个例子:“2009年的时候,我们村里一套70平米的院子只要3000元,现在同样面积的院子可以卖到18万。”

  短短六、七年间,村民们的房屋为什么会有如此大幅度的增值,究其原因就是产业的带动。

  目前,鹿村的鹿产业已经较为成熟,郑晓林介绍,鹿产业的主要产值在鹿茸,好的雄鹿一年可以割两茬,每茬都能收获5斤以上,按照现在市场价格,一斤能卖到1400元,因此,一头雄鹿光鹿茸一项就可以带来一万元以上的收入。

  除了养鹿,村民们还搞起了林家乐,建起了林家大院,打出了“睡林家火炕、品林家饭菜”的广告。依靠这一产业,有的村民一年也可增加三至四万元的收入。

  村子自身的发展加上“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助推,鹿村的村容村貌有了极大的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也打下了牢固的基础。郑晓林说村民们都打心眼儿里觉得村子变美了,生活也美了。

  同时,生活条件的改善也让村民们有了更多的期待,“日子过好了,村民们对富裕生活的向往更强烈了,心里都盼着能把村子的美、生活的美保持下去。”

  这种期盼也让郑晓林对村子今后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在他看来村子的持续发展还需要更大力度的特色项目扶持。目前,村子里的许多产业规模较小,难以对村里发展形成带动作用。

  同时,村子里一些纯天然绿色产品虽然品质好,但却很难打入高端市场。因此,他希望能够因地制宜,结合鹿村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强对特色农牧业的扶持,通过项目助推将村子的建设成果保持下去。

  这次来参加自治区“两会”,他就琢磨着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找找灵感。果然,这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到产业扶贫,帮助发展特色产业,使每户都有增收项目,同时,报告还提到要“实施农畜产品品牌建设和输出工程”,这些论述让郑晓林心里有底了,他认为自治区的这些好政策一定能为村子的发展再加一把劲,让美丽的鹿村一直美下去,也让过上好日子的村民能把日子过得更红火、更幸福。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根河市现-47.8℃极...
“非遗”年货传承...
严寒砺精兵
下基层“种文化”
丰收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品茶香 学文化
走在脱贫致富的路上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