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畜牧业 图片源于网络
【目标】
1.深入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保质保量完成“十个全覆盖”建设任务,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进度,强化考核问责,确保到明年底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
◎健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加大公共资源的配置力度,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和资本投向农村牧区,创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管护机制,推动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新机制。
◎加强和创新农村牧区社会管理,抓好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管理服务体系,健全留守人员关爱体系,确保农牧民安居乐业、农村牧区社会安定有序。
2.积极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
◎优化农牧业结构。全面实行粮食安全盟市长责任制,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加快转变玉米“一粮独大”的种植结构,积极推进“粮改饲”,引导农牧民种植整株青贮玉米和优质苜蓿,扩大绿色有机高端产品种植。
◎坚持“稳羊增牛”发展方向,制定实施千万头肉牛发展规划,稳定奶牛养殖头数,提高单产、淘汰散养,力争规模化养殖水平达到85%以上。
◎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程,加快西北节水增效项目建设,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建设高标准农田40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350万亩,设施蔬菜达到250万亩以上。
◎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牧业与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大对领军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行业整合重组。实施农畜产品品牌建设和输出工程,完善质量追溯体系,加快建设电商销售平台。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服务农牧业综合能力。
3.深化农村牧区改革
◎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提升紧密型利益联结率,提高农牧民在产业化经营中的话语权和收益分配率。
◎总结试点经验,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开展5000万亩以上土地确权。推进土地草牧场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培育家庭农牧场、专业大户、农牧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加强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牧民。
◎以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为主线,推进农垦改革。
◎按照政事分开、社企分开方向,深化供销社改革。
◎实施县域金融工程,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和县域融资担保机构。
4.扎实推进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增加各级财政资金和地方政府债券投入,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动员企业、社会投入和农牧民投工投劳。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部门与盟市的协调配合,允许地方整合资金和项目。加大工程管护力度,探索各方安排管护资金或政府给予奖补等方式,发动群众参与工程管护。
◎加大组织领导力度,进一步做好万名干部下乡驻村工作,加强督促指导,坚持典型示范,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全面完成所有行政嘎查村全覆盖任务。
5.打好脱贫攻坚战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21万人稳定脱贫、10个左右自治区级贫困旗县脱贫摘帽。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脱贫一批,年内完成5万人搬迁任务。
◎通过产业扶持脱贫一批,帮助4万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使每户都有增收项目。加大金融扶贫力度,让有发展意愿和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户都能得到3万元以上的扶贫贷款,全年新增扶贫贷款150亿元以上。
◎通过教育、医疗扶助一批,对不在低保范围的贫困户子女接受职业教育给予资助,提高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报销比例;通过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将4.1万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
——分别摘自王君书记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巴特尔主席在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