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经济发展中的“配角”向“主角”华丽转身,从以往的三产弱区向全市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大步挺进。发挥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把振兴商贸服务业纳入到区委、政府发展战略的高度搞好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新商业,逐步完善老商业,松山区商贸经济群雄并起,第三产业渐成气候。
赤峰商贸物流城累计完成投资13.7亿元,各类基础设施日渐完善,为多个项目的入驻落地提供了良好条件。截至目前,赤峰瑞盛国际汽配城项目已完成公司注册;养老社区项目已完成立项;赤峰市养老院项目方案正在修改;蒙东农机市场项目土地正在挂牌;联想冷链物流项目计划近期组织签约;南南国际文化信息绿岛和沈阳五爱集团物流线上平台等项目正在洽谈。
松山物流园区累计完成投资38亿元,进驻园区的各类企业和商户达1000余家,实现交易额42亿元,实现税收1亿元,带动就业1万余人。园区内住宅项目进展顺利,科海明珠、亚星国际嘉园、雨润星雨华府等全部开工建设,热源电厂、自来水厂、燃气加油站、消防站等公用设施类项目有序推进,小学、幼儿园、医院等公益类项目已与北京、呼市投资商初步洽谈,正在确定合作方式。
重点商贸项目全部投入运营,形成以永业广场、新天地商业广场以及新区上海城和众联广场为中心的三片商业核心区。目前,该区正积极采取措施,协助永业集团引进赤峰物流港免税店、吴印良品、国际影城等新型业态,督促新天地商业广场进一步明确业态区划和业态布局,指导众联广场恪守高端商场定位,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益。
与载体建设、重点商贸项目建设相伴随,行业发展领域不断拓宽,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维修服务等传统业态把持多年的一统天下局面被打破,现代物流业、时尚百货、购物中心、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异军突起。该区引进的阳光保险电销中心目前已发展到占地5000平方米,1100多座席,去年完成保单3000多万元。商务部重点扶持的赤峰家政服务网络中心项目运行良好,目前已成为全市家政行业的龙头企业。
此外,以雷蒙大药房、人川大药房、百柳超市、莹盈超市等连锁业态为代表的新型商业业态快速发展。10万平方米的新天地商品批发城涵盖了针织、日用小商品、皮草、瓷器等商品的大宗批发,结束了松山区没有大型批发商业的历史。蒙东农机市场、五金机电城等物流企业货畅其流,交易旺盛。近50平方公里的赤峰商贸物流城基础建设和招商同步进行,填补了该区物流规模化的空白。
载体建设卓有成效,商贸项目群雄并起,新型业态不断涌现,拉动作用日益凸显。第三产业的一路向好,带来了三产增加值的持续增长。2010年,松山区三产增加值为37.4亿元,到2015年增长到85.7亿元。2010年,该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8.4亿元,到2015年增长到108.9亿元。 (记者杨丛坡通讯员张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