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云烟,日久弥新;有一种怀念,历经时代风雨,更臻醇厚。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精神带来的暖流,汇成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经久不衰地学雷锋善举,已融入社会生活的大潮。
雷锋精神是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雷锋精神深深镌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雷锋精神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在新时代的今天,雷锋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如今雷锋二字,已是人们心目中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善待他人、奉献社会的代名词。雷锋精神已经融入首府市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
通过义卖报纸,爱心人士为清水河县双下肢瘫痪的张海涛捐款8396.86元,为他筹得急需的手续费;在“学雷锋纪念日”,内蒙古中医医院为武川县德胜沟乡村民提供诊疗服务,并送去2000余元的常用药品,村民感谢城里的专家来到身边为他们看病;去年“援助小浩博,爱心买土豆”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被市民广泛获知,市民纷纷赶来买土豆,给小浩博捐款,呼和浩特街头上演着感人的“爱心接力”。
一幕幕爱心画面,一件件爱心善举,弘扬雷锋精神、凝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一以贯之践行雷锋精神的武增强、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的乔焕新、14年资助单亲家庭孩子的吴德功、献身税务事业的董建珍、为群众出行保驾护航的许铜、悉心照顾车祸致残妻子的闫志忠、20年无微不至照顾植物人丈夫的张利萍、精心伺候年老多病婆婆的何志雨、恪守“诚信至上”的张志强、路遇车祸挺身而出的李武刚。“青城好人榜”上,一位位青城好人、一个个感人故事告诉我们,雷锋精神一直在我们身边。
“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丽赛罕贡献力量。”这是前不久内蒙古自治区2016年“学雷锋”志愿服务集中示范活动暨呼和浩特市“志愿青城”主题活动月启动仪式上,志愿者代表杜威的宣誓词。
传承雷锋精神,需要专业化志愿服务的跟进。随着全民志愿服务意识的不断增强,搭建更多的活动载体,推动志愿服务的机制化和专业化,便是时下将学雷锋志愿服务引向纵深的工作路径。
“雷锋精神是中华儿女心目中的一团火焰,50多年来,中华儿女一直传承这种精神,推动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国一直就有扶残助弱的传统,学习雷锋精神和志愿者精神对这一传统的推动非常大,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创造和谐社会都有积极地推动作用。在做公益事业的过程中,更好地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不仅能够帮助别人同时还能结交志同道合的志愿者,既丰富了我的生活又充实了我的生命,更重要的是让我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善良和爱的传递。”内蒙古文化助残慈善协会的负责人寒星这样诠释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既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升华,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学习传承雷锋精神,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营造社会文明和谐,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记者马幺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