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脱贫攻坚的“绿色引擎” 阿旗大力发展牧草产业纪实
内蒙古新闻网  16-05-04 10:30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阿旗自2008年在退化沙化草地上成功试种紫花苜蓿以来,经过几年建设,截至2015年,全旗人工牧草规划种植面积100万亩。大规模集中连片的草产业基地,使严重退化沙化的草地得到科学利用,沙地土壤得到彻底改善,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牧草产业已经成为该旗农牧民脱贫致富的“绿色引擎”。 

  打造优质牧草全产业链产业示范基地

  2016年,阿旗以全市“3661”工程为现代农牧业新抓手,围绕建设“中国草都”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优质牧草全产业链产业示范基地、大宗农畜产品交易平台的发展定位,着力打造优质牧草“种、养、加、销”一条龙的绿色循环产业链条,努力做好种植规模和产品利用两方面调整。

  在种植规模上,阿旗在巩固完善现有的百万亩优质牧草基地建设基础上,充分借鉴沙地苜蓿发展经验,大力发展旱地苜蓿,为农区养殖业提供了稳定高效的饲草来源,为农民增收开拓新路。同时,积极保护天然草原,不断丰富天然草原牧草品种,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提高产草量和载畜能力。年内将完成人工草地建设3万亩,节水灌溉混播牧草划区轮牧草牧场2万亩,小草库伦、饲料地等种草和青贮建设50万亩。

  在产品利用上,加大调整力度。针对全旗优质牧草主要外销,链条短、附加值低的情况,阿旗加强优质牧草就地转化,借助“中国草都”这张王牌,大力引进奶牛、肉驴、肉牛、肉羊和特色养殖龙头企业,进而发展肉食品、乳业精深加工等下游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发展优质牧草初级和精深加工,以绿田园草产品深加工项目为依托,发展草颗粒、叶蛋白提取和加工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绿田园年产5万吨草颗粒生产线一期工程已经建成投产,二期10万吨草捆生产线将于今年8月建成投产。太极肉驴养殖及深加工项目正在有序建设中,年内将完成3万头以上的建设投入。澳亚绍根万头现代奶牛养殖厂已建成投产,扎嘎斯台养殖分场预计今年10月完成建设。

  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扶贫

  阿旗已有美国辛普劳公司、中国首农集团、亚盛田园牧歌草业公司、蒙草抗旱集团、伊利集团等20余家独资企业入驻,主要从事牧草种植、草品加工以及畜牧养殖。入驻的大型国内外企业已成为安排农牧民就业的新阵地,加快了全旗脱贫攻坚步伐。

  该旗东南部绍根镇和巴拉奇如德苏木是优质牧草产业核心区,优质牧草产业建设前,这里是严重退化沙化的草牧场,世代依托草原生存,牧民生活极度贫困。人工优质牧草产业建成后,流转退化草牧场成为了农牧民增收的途径。发展优质牧草产业前,草牧场流转费用低至3-5元/年,有的几乎荒废。大中型牧草企业入驻后,草牧场流转费用升至50-120元/年。

  县土肥站利用农闲时节组织人员深入各村镇,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给农民相关技术,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和好评。2015年,依靠农技人员的智力帮扶,林西县有70万亩土地吃上“营养套餐”,近10万农民受益。

  在新石器遗址锅撑子山的脚下,苏泗汰村现在旧貌换新颜。100多栋近千亩的蔬菜大棚是城郊最大的一处蔬菜基地,但是许多菜农仍然是老思路、老办法种植大棚,大棚的经济效益没有发挥出来。县编制办作为苏泗汰村的联系帮扶单位,积极深入该村调研,了解到群众的困难:就是项目有了,缺乏技术。为此,县编制办与县科技局联系,引进先进设施农业技术,增加大棚种植的科技深度,并聘请赤峰学院设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深入棚内指导技术,防治病虫害,用先进的设施农业技术助力苏泗汰村奔小康。(驻站记者梁粝元通讯员王树青)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趣味运动会丰富社...
警民欢度巴斯克节
《不朽的贝多芬》...
让我们一起认识鹿
光影盛宴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制作“哈尼卡”
感受“星空”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