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帮出一片新天地 林西县干部帮扶困难群众脱贫攻坚
内蒙古新闻网  16-05-04 10:30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日前,林西县民政局和林西镇政府的干部们来到贫困户李明友家中慰问,送来救济款和生活物品。李明友的女儿成家后在外地生活,老两口依靠种地生活,去年受洪涝灾害影响,土地减产,加上体弱多病,生活很是艰难,他家成了民政局和镇政府重点帮扶对象。李明友的老伴说:“这几年多亏了政府对我家的帮助,给我们买种子化肥、送煤、办低保,真是感激不尽!” 

  在新城子镇大金沟村,王国华不用为两个小孩春季开学的费用发愁了,因丈夫过早离世,王国华独自承担起抚养两个孩子和赡养公婆的责任。团县委给她送来了2000元帮扶资金和米面粮油等物品,帮助这个家庭度过难关。

  近几年,林西县采取重点帮扶、组织帮扶、项目帮扶、智力帮扶等多种方式,发挥各县直机关职能作用和部门优势,着力帮扶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据统计,2016年春节期间,全县各机关深入101个村帮扶特困群众,共捐助资金、物品合计200余万元,解除了特困群众的燃眉之急。

  走进林西县大川村,映入眼帘的是平坦的水泥路、整齐的街巷、修葺一新的房舍、崭新的路灯、宽敞的文化广场,村民们还在农闲时组建了秧歌队。然而,前两年的大川村还是个后进村,街路破损不堪,院舍残垣断壁,村基层组织涣散,支部和村委会缺乏凝聚力,村民意见不一,基础设施欠账太多,群众怨言不断。为此,县政府办公室组建了驻村工作队,选派了村党支部代理书记,通过挨户走访调研,摸清村情民意,形成村级建设规划,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积极争取上级项目,集中财力改善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过程中,驻村工作队组织全村党员召开动员大会和项目建设现场分析总结会,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全体村民参与到建设中来。

  项目帮扶是该县各机关基本的帮扶形式。大营子乡老君沟村地处偏僻山区,多年来该村没有文体活动场所,村支部和村委会没有正式的办公室。近几年,在县政府采购中心的帮扶下,通过引进项目,先后投资70多万元,新建了260平方米的村民文体活动中心,配备了会议室桌椅、多媒体设备,健全了图书室,为村民们开会议事、学习、娱乐健身提供了场所,强化了村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该村山高水深,有两眼老旧的机电井已经淤堵多年,修好这两眼机电井成了村民们最迫切的需求,县采购中心积极协调相关项目,落实维修资金,2015年完成了旧机井维修,解决了广大农户农业生产需求。

  如今,林西县的农民种地不再是盲目施肥,而是学会了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是该县近几年重点推广的一项新技术。县农技人员在全县10个乡镇共采集、化验土壤样品415个,按照不同作物需肥规律,提出甜菜、玉米、马铃薯等作物施肥建议5万多条,采取以会代训、专题培训和现场指导等方式举办各类培训班,免费培训人员和发放技术宣传挂图、科技宣传资料。

  县土肥站利用农闲时节组织人员深入各村镇,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给农民相关技术,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和好评。2015年,依靠农技人员的智力帮扶,林西县有70万亩土地吃上“营养套餐”,近10万农民受益。

  在新石器遗址锅撑子山的脚下,苏泗汰村现在旧貌换新颜。100多栋近千亩的蔬菜大棚是城郊最大的一处蔬菜基地,但是许多菜农仍然是老思路、老办法种植大棚,大棚的经济效益没有发挥出来。县编制办作为苏泗汰村的联系帮扶单位,积极深入该村调研,了解到群众的困难:就是项目有了,缺乏技术。为此,县编制办与县科技局联系,引进先进设施农业技术,增加大棚种植的科技深度,并聘请赤峰学院设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深入棚内指导技术,防治病虫害,用先进的设施农业技术助力苏泗汰村奔小康。(驻站记者刘兴宇通讯员杨立彦)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趣味运动会丰富社...
警民欢度巴斯克节
《不朽的贝多芬》...
让我们一起认识鹿
光影盛宴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制作“哈尼卡”
感受“星空”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