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喀喇沁旗:打好绿化净化牌 助推“十个全覆盖”
内蒙古新闻网  16-05-06 10:46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五月的喀喇沁,远远近近的山峦,纵横交错的沟壑和川道,绿色已经开始渐渐地浓了起来,垂柳、白杨、樟子松……一派生机。正在自家门前清扫街道的河南街道扁担沟村1组村民宫淑云抹了一把汗水,高兴地对记者说,“今年,咱村里的变化可真不小,‘十个全覆盖’让咱这山旮旯里的农民也过上了跟城里人一样整洁干净的生活。”宫淑云的这一感叹只是喀旗以绿化、净化助推“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喀旗坚持以“生态立旗,绿色惠民”为目标,植树造林绿化乡村,整治卫生净化环境,让浓浓的绿意扮靓群众的幸福家园,让清洁的环境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绿”、“净”不仅是喀旗“十个全覆盖”工程全力打造的美丽名片,更是助推“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走向深入的动力引擎。

  美——植树造林描绘美丽蓝图

  “你们先把树坑清理干净了,再放树苗。”

  在河北街道桥头湾子村植树现场,几位村民一边忙着搬树苗、清理树坑,一边交流。潺潺流动的溪水、笔直挺立的树苗、忙碌劳作的村民,组合成了一幅动静相宜的图画。

  今年是“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的收官之年,河北街道将绿化作为“十个全覆盖”的重要延伸,配合村庄产业发展规划进行绿化。在进村道路沿线栽种树形细高的柳树,在发展乡村旅游有优势的桥头湾子村等城郊村的街巷栽种苹果、樱桃、李子等果树,在村民文化广场等周边则栽种榆叶梅等观花树种。据悉,河北街道今年计划栽种果树及各类绿化树种3962株,种植花灌木64250簇。目前已挖坑3268个,栽种苗木2092株。河北街道仅是喀旗推进绿化工作的冰山一角。

  据悉,为切实推进全旗绿化进程,喀旗科学编制植树造林规划,统筹推进重点区域绿化。今年,计划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7000亩,重点区域绿化计划总投资1.38亿元,其中村庄绿化涉及全旗11个乡镇(街道)的161个村,设计总面积6718亩,投资6600万元。在此基础上,喀旗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适景观的原则,高标准布局,科学合理配置绿化树种和栽植密度,做到绿化、美化相结合。在村庄绿化方面,重点使用杨树、旱柳、垂柳、馒头柳、樟子松、油松等绿化苗木。在公路绿化方面,以赤承高速、赤凌一级、S206线公路主干道及其他几个重点路段绿化为主,主要栽植棉槐、馒头柳、金叶榆和樟子松等。

  有规划、分重点,有层次、重落实。一项项科学的绿化举措不仅让喀旗的一块块空地添绿增彩,也描绘出了全旗生机盎然的美丽蓝图。 

  绿——整体行动绘就动人色彩

  “拼却心血千万点,换得新绿万千重”。喀旗紧紧抓住绿化植树的黄金季节,举全旗之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行动。于是一幅幅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在各乡镇陆续呈现,一组组鲜活的数字被生动演绎……

  牛家营子镇根据各村的实际,制定目标,提前准备器械、预留树坑,统一设计规划,同时量化、细化任务,责任到人。技术员现场指导,确保质量。目前,该镇共栽植樟子松2.6万株,123小苹果3500株,云杉4500株,垂柳6000株,爬山虎1000株。

  小牛群镇坚持早安排、早部署、早发动、早落实。该镇在成立绿化工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的同时,按照“就地、就近”原则,积极栽植杨树、柳树、樟子松、油松和苹果梨、苹果、李子等树种,切实严把工程质量,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绿化成果。截至目前,全镇已整地393.5亩,整地坑数31959个,完成栽植面积248.5亩,栽植24615株苗木。

  “你看我这小园,已经栽植了20多株苹果树,不仅使房前屋后绿了美了起来,每年还增加了不少收入呢!”甘苏庙村农民林启军兴奋地向记者介绍。

  今年,乃林镇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率先尝试,把造林绿化与发展庭院林果经济统筹考虑,在全镇14个行政村农户的房前屋后栽植苹果树,不仅实现了村庄绿化,还有效解决了农家大院的环境卫生管理问题。截至目前,全镇已栽植树木2.5万株。

  从牛家营子到锦山,从西桥到乃林,从王爷府到美林,从河南街道到十家……喀旗绿化的脚步没有停歇,绿化的范围逐渐扩大。截至目前,全旗已完成村庄绿化32个、村级广场绿化25个、道路绿化8.5公里,完成绿化面积2450亩,栽植樟子松、云杉、新疆杨、金叶榆、馒头柳等各类大苗12.5万株。一支支植树队伍,一排排绿化苗木……此时的喀喇沁,上下一心,全旗联动;此时的喀喇沁,因树而美,因绿而靓。

  净——环境整治打造宜居之所

  “拆除旧厕所,清理垃圾堆,规范柴草摆放,划定指定区域堆放粪堆,就是为了彻底改变扁担沟村以前脏乱差的景象,还村民一个整洁干净的环境。”河南街道宣传委员李宇明告诉记者。自4月4日开始,河南街道扁担沟村便开始了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经过近半个月的努力,全村环境显著改观,面貌焕然一新。

  自“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喀旗在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全面开展“清洁乡村”建设,全力做好“美”的大文章。该旗在全面清理村内街路、房前屋后、村庄周边、公共场所的各类积存垃圾,消灭卫生死角的同时,对村组建筑物、墙体、公共设施、宣传栏、牌匾、灯杆、树木及辖区内路面、道路两侧等位置乱贴、乱画、乱喷涂的小广告进行全面清理。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意义,积极开展“美丽乡村”、“美丽庭院”评选活动,努力提高农民参与环境综合治理的积极性。在以“村规民约”的形式确定村民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中所承担责任和应尽义务的同时,组织村民进行卫生清扫、垃圾清运等日常管理。在此基础上,喀旗围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个全覆盖”工程、乡风文明、乡村特色文化展示等内容,建设文化墙,全方位展示喀旗产业特色、文化传承、建设亮点,让浓浓的时代气息和文化味道熏陶感染群众的心灵。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让江山装点锦绣,把祖国绘成丹青。”如今,在“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带动下,喀旗正在建设幸福家园的道路上全力前行。(记者李震宇马文基孙伟)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手绘白瓷瓶
内蒙古迎来旅游的...
四胞胎,牛!
五四青年节 登山捡...
趣味运动会丰富社...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用微笑迎接未来
蒙古国小留学生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