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情况怎么样?”
“身体怎么样?”
“有什么困难?”
……
连日来,巴彦淖尔市8000余名干部陆续前往包扶贫困户家中,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结合开展精准脱贫工作和践行“三严三实”活动要求,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在扶贫攻坚中打头阵、做表率,全面开展结对包扶贫困户工作,市级领导每人每年包扶5户、两年10户,厅级干部每人每年包扶4户、两年8户,处级干部每人每年包扶3户、两年6户,剩余的贫困户由所在旗县区的各级干部包扶,做到“包扶不漏户,户户有干部,当年包扶当年脱贫”。
精准推进包扶工作。按照“四清一落实”的总体要求,做到“四清”:一是做到底数清楚。通过建档立卡“回头看”精准识别,准确掌握每一个贫困户的家庭构成、居住条件、收入来源、致贫原因和包扶对策等,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个包扶措施。二是做到责任清楚。严格执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地市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管理体制和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三是做到办法清楚。对全市37028名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找准致贫原因,按照“五个一批”的脱贫路径确定相应的扶持措施,确保帮到点上、扶到根上,实现精准脱贫。四是做到脱贫标准清楚。贫困旗县摘帽的标准有3条:贫困发生率3﹪以下、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公共服务水平接近全区平均水平。贫困人口脱贫的六项标准:收入、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教育、医疗和住房)。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关于贫困旗县、贫困人口的退出标准、程序以及考核评估的规定,坚决杜绝数字脱贫和被动脱贫现象。一个落实:就是要落实贫困户的包扶责任人,做到四级书记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人,每个贫困户都要有明确的包扶责任人。
为确保结对包扶工作有效开展,市委、政府印发了《市级领导包扶贫困户工作方案》、《市直、驻市部门(系统)厅、处级干部包扶贫困户工作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包扶对象、包扶原则、工作要求和脱贫标准及成效认定,坚持四个相结合(与市级领导联系贫困乡镇苏木办公室联系的苏木乡镇相结合、与“十个全覆盖”相结合、与贫困人口分布相结合、与行业工作特点相结合)的原则,突出乌梁素海周边地区和乌兰布和沙区两大贫困程度较深的区域,将市级领导,市直、驻市单位厅处级干部安排在各旗县区包扶贫困户。各旗县区也制订了具体包扶方案,安排旗县区干部结对包扶贫困户。要求包扶干部深入贫困户全年不少于4次,平均每个季度1次,确保帮扶效果。
各级干部进村后向农牧民宣传中央、自治区和市委、政府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精神,仔细询问家庭情况,核实贫困信息,摸清“底数”和致贫原因,量身定制扶持措施,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发展产业,争取早日脱贫。截至目前,巴彦淖尔市8000余名各级干部包扶贫困户名单已经确定,首次对接工作也在陆续展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