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实用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杨絮飘飞 你遭遇鼻炎了吗?
内蒙古新闻网  16-05-19 09:36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呼和浩特市每年5月份满城杨絮飞舞,不少人对其过敏,这阶段既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期,也是减轻、治愈鼻炎的最佳时期。

  鼻炎大致有3种类型

  鼻炎有哪些类型呢?在我区,鼻炎大致上是急性鼻炎、慢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这3种偏多些。急性鼻炎就是平常所说的伤风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春季是流感高发期,所以患急性鼻炎的患者较多。如果治疗不当,急性鼻炎可并发急性鼻窦炎、急性中耳炎、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急性气管炎等;慢性鼻炎是鼻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其主要特点是炎症持续3个月以上或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间歇期亦不能恢复正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鼻塞,分泌物增多,鼻黏膜肿胀或增厚等障碍。主要症状是间歇性、交替性鼻塞,有粘液性鼻涕。若经常用口呼吸或鼻涕的长期刺激,会产生慢性咽喉炎或头痛、头昏、失眠、精神萎靡等症状;过敏性鼻炎主要是患者对尘土、螨、各种昆虫、羽毛、家畜的上皮、花粉、霉菌、各种化学物质、某些食物、化妆品等物质过敏引起的鼻腔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主要表现为鼻内发痒、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堵塞。疾病发作时常伴有眼内痒、流泪,甚至咽部有痒感。所以如不及时治疗,可并发过敏性鼻窦炎或鼻息肉。

  严重的会引起哮喘

  那么怎么判断自己得了鼻炎呢?专家介绍:鼻炎一般症状为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清鼻涕,嗅觉下降或者消失,头昏,头痛,眼睛发红发痒及流泪、眼眶下黑眼圈,记忆力下降等。

  鼻炎虽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危害却很大,最严重的会引起哮喘。据悉,美国亚利桑那州医学院教授格罗斯曼在回顾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流行病学点后发现,60%—78%的哮喘患者合并过敏性鼻炎,是正常人群的5—7倍。而过敏性鼻炎患者中,有20%—38%的人合并哮喘。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在免疫学发病机制上非常相近。过敏性鼻炎是导致哮喘的高危因素之一。

  大多因为身体虚弱导致

  “如果采用正确有效地方法治疗,鼻炎是会痊愈的。”专家认为。鼻炎不能怪鼻子,得了鼻炎大多是因为身体长期虚弱导致的,鼻子只是出气筒,所以不要老在鼻子上做文章。要依靠的是自己的免疫系统才能彻底治好鼻炎,至少让它对你影响很小了,否则,即使好了,你还是很容易复发。

  鼻炎是全身系统的问题,是身体虚弱的原因,每个人得病的原因都不一样,对别人有用的对你不一定有用,所以没有万能的方法,只要对症,治起来也快。

  对于已经患了或治好鼻炎的患者,首先要注意多饮水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出门时需戴口罩。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其次对于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来说,平时尽量不要接触过敏源,少吃鸡蛋、海鲜,这些食物蛋白含量较高,容易诱发一些过敏性的疾病,可以喝酸奶,在鼻炎高发期,可以通过嗅闻花茶、用生理盐水洗鼻子、多做有氧运动,增强体质来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发作。(记者 赵弘)

  《内蒙古日报》2016年5月19日11版 

[责任编辑 孙静华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也当一回消防战士
科技列车驶进内蒙古
学习礼仪 了解历史
除沙保畅通
爱心助残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草原上的“雄鹰”
传承班里培养 “守艺人”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